《少有人走的路5:不一样的鼓声》


序言

4 当人们建立起真诚关系,当“我”发自内心地接纳“你”、尊重“你”,而“你”也发自内心地接纳“我”、尊重“我”时,人身上的神性才能穿透黑暗,换发光芒。

接纳,意味着认同别人身上不同的东西;尊重,意味着将彼此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不狂妄自大地试图改变对方。所以,这个故事还有一层寓意:精神信仰的丧失并不是人们不需要他们,恰恰是因为它们本身失去了真诚,充斥了太多的强迫、自大和虚伪。

今天,傲慢的我们,不管不顾,肆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他人,但内心深处却失去了与自己、与他人的真诚关系。我们本想让亲戚朋友变好,但我们的行动却将他们推入了地狱。而且,我们自身在一切失控之后,也会感到孤独、惶恐和焦虑,心灵逐渐变得空虚、苍白和无力。人需要改变,但这个改变的过程并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起真诚的关系,当这种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改变自然而然发生。

从古至今,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彼此,我需要你,正如你需要我,我们需要真诚的沟通,需要尊重彼此的差异,凝听不一样的鼓声前行。

多年来,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我知道心理治疗本质上是接纳对方,并在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真诚的关系,而真诚关系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治愈力。

一个不被接纳,缺乏真诚关系的人,无疑会生活在排斥、怀疑、孤独、羞愧、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之中,而深刻的接纳,真情的倾诉,以及友善的沟通,对于我们来说,则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以爱的名义改变着自己身边的人,包括孩子,妻子,或丈夫,但爱的前提条件是接纳,即接纳对方的不同,欣赏对方的独特性。人类是多样化的,强行改变他人,不是爱,而是被谎言包裹着的一种奴役方式。

一个靠这种奴役方式和谎言维持的家庭和社会,必然病入膏肓。

而在真诚的关系中,一切都将被治愈。

第一章 真诚的关系

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2 现在,我们如此孤独,如此焦虑,如此抑郁,很大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缺乏真诚的沟通,没有相互接纳和认同。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一种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我们与别人相处就像是用一把椅子或者铁锨,不会把对方视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不会考虑对方的感受,不会尊重对方的意愿,不欣赏对方的独特性。我们是自以为是的、唯我独尊的、十分霸道和强悍的,而对方则是被压抑、被强迫、被改变、被塑造的。

. 与之不同,在真诚的关系中,人们彼此都将对方视为尊贵的生命体,相互接纳、相互欣赏,关系中充盈着尊重、理解和善意。在这种多元化的连接中,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自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人们努力呈现独一无二的自己,因此不在压抑、孤独、焦虑和抑郁,生命充满了激情和创造力。

虽然这种真诚的关系十分稀少,却弥足珍贵,具有强大的治愈力。

第二章 独立与依赖

分裂与孤独

3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心理习性,有的倾向于独立奋斗、张扬个性,有的群体则倾向于收敛个性、融入群体。但无论心理习性侧重哪一方面,都不能失去平衡。人格不独立,融入群体后,在从中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成为乌合之众。而人与人之间缺乏合作,独立奋斗的人们又会变成荒野上的一头头“孤狼”。

最近备受尊敬的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和他的同时们振聋发聩地指出,我们独立奋斗的心理习性并没有找到内在的平衡,德·托客维尔怕的预言一语成谶:奋斗,导致了内心的分裂;独立,演变成了孤独。

. 我的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感到幸福,父母满足了我物质上的需求,生活充满了温暖、亲情、欢笑和喜悦。但唯一的问题是,我与他们缺乏心灵上的交流,他们一心一意让我独立,而我感受到的,却是孤独。

父母从来不向我袒露他们内心的感受,除了愤怒,同时,也不愿意倾听我内心的声音。对我来说,他们是两座孤立的小岛,而我是另一座。

6 然而,若追溯“朋友”这个词的深刻含义,我完全无法确定他们上是否真的有朋友。他们有一帮友善的熟人,没错,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他们也不想要这样的朋友,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向任何人敞开心扉,也不希望别人向他们敞开心扉。他们既不渴望也不信任这种真诚而亲密的关系。而且,据我所知,在过分强调独立奋斗精神的人看来,他们正是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楷模,是美利坚优秀的“孤狼”。

7 然而,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这种真诚关系,父母总是带着种种成见和预判与孩子相处。由于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和判断绑在孩子身上,所以,他们看不见孩子真实的样子,只看见孩子在自己头脑中投射的影子。在这些家庭中,孩子不被理解,会格外孤独,而父母则对孩子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充耳不闻,一厢情愿按照自已的想法塑造孩子。这样的塑造无疑是一种摧毁,就像我曾经差点被摧毁一样。

坚硬与柔软

9 我们与别人攀比,嫉妒比自己强的人,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在变态的自卑与自大中,我们苦苦挣扎,想要成为另一个人,而不是自己。

10 在柔软的友谊学校,我觉得我那颗焦虑、抑郁、无处安放的心,终于落到了软绵的天鹅绒中,我回家了。

. 在埃克塞特,学校排斥我,我也排斥学校,每天早上都不愿意从床上爬起来。人不可能在排斥中变好,只会变糟。

. 而在友谊学校,学校全面接纳了我,我也全面接纳了学校。每当清晨醒来,我都迫不及待想开始新的一天。这种接纳,让我越变越好。

11 生活继续向前,从未停下脚步,但在30多年后,当我回首往事时,我才真正理解:一个人在何时的地方被接纳,对他来说是何等重要。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埃克塞特是一所不错的学校,它适合我哥哥,但不适合我。而大多数父母认为,人有无限的可能性,孩子可以任意被塑造,只要努力培养,他们就可以成为父母希望成为的人。但真实的情况是,人不可能成为任意一个别人,只能成为自己。埃克塞特想把我培养成别人,而我也尝试去做别人,结果患上了抑郁症。

抑郁症,本质上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潜意识想让我走自己的路,而意识则拽着我走别人的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人生有三种绝望:一是不知道有自我;二是不愿意有自我;三是不能够有自我。

12 在友谊学校,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却是柔软的。老师和颜悦色,他们温和地与我们开玩笑,而我们作为学生,也欣然回敬他们。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善于自嘲。我们从不害怕他们。

13 这样的经历说明了两点:

一、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在真诚关系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二、成长是内心的花开,它源于自身的渴望,而不是外在的逼迫和挤压。

14

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

让自己的心保持柔软。真正的力量并非根植于坚定的意志和强壮的体魄,而是蕴含在柔软的心灵中。

我们是不同的琴弦,却弹奏出同一首歌

17 同事们选择了和我不同的工作方式,我就心怀不满,这实在毫无道理,因为我完全可以像他们那样安排时间。憎恨他们的自由自在,其实是憎恨我自己的选择,可这本是我引以为荣的一个选择。想通了这一切之后,对于比我更早下班的同事,我不再心怀嫉恨。虽然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工作,但心态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9 自我界限,是一个人捍卫自我的心里防线,我之所以是斯科特,就是因为有这道防线作为屏障。自我界限可以保护自我,同时也会画地为牢,限制自我,让人固执地以自己的想法、习惯和爱好去对待别人。“牛仔”看不惯我,是因为我不符合他的要求,与他不一样,而我反击他,是因为他侵犯了我的自我边界。当然,如果在平时,他看不惯我,出于礼貌,我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无所顾忌表现出来。但在麦克这个心理小组中,我与他如此近距离接触,在没有任何回旋空间的情况下,礼貌的面罩被撕破,两个不一样的人必定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有人说,人与人的关系,就像寒冬里的刺猬,离得太远会冷,靠得太近会痛,因为彼此身上都有保护自己的尖刺。

22 我,毫无疑问地,从“弃儿”变成了“先知”,这种身份的转变令我倍感欣慰。之前,为什么他们会忽视我的抑郁呢?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轮明月,不愿意将黑暗的一面让别人看见。尤其是在群体中,从众心理会让人们将内心的阴影隐藏到潜意识的地毯下面。而“先知们”总是坏消息的信使,他们宣布社会出现的问题,就像我在心理小组里所做的那样。但是人们并不喜欢听到有关自己的坏消息,这就是“先知们”通常不是被诟病,就是成为替罪羊的原因。苏格拉底带着腐蚀雅典青年的罪名被处死,布鲁诺因捍卫真理被当作“异端”活活烧死。我的这段作为一个小小的“先知”而成为替罪羊的经历如此精炼、清晰和个人分化,对我大有裨益,让我深刻理解了艾默生说的那句话:“愚蠢的一致是许多狭隘心作怪的结果。”从那以后,每当我在某方面与别人一致的时候,我从不完全肯定是我错了,而每当我站在大众一边的时候,我也从未沾沾自喜地确定自己是对的。

27 真诚关系所带来的的喜悦只是一种副产品,生命的充实和完整才是目的。执着地追求喜悦,你不可能找到它。

压进去的是抑郁,哭出来的是治愈

41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绝大多数群体并不具备治愈的能力,因为他们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真诚关系,更像乌合之众。在这样的群体中,人们并不会接纳不一样的鼓声,而死热衷于排斥异己,消除不和谐的声音。这些人个性泯灭,不知道真实的自己为何物,却又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行为肆无忌惮,完全淹没于群体的无意识中。也可以说,正式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意识,没有觉知,所以,才会变得冲动、易怒和可怕。

第二章 独立与依赖

人生成长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实的、完整,但又不同于他人的个体。

44 人要活出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人,亦如没有特色的文化,肤浅庸俗。

. 人的全部意义在于活出自己。由于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活出自己,也就活出了特色。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人成长的终极目标,是成为自己,成为一个真实、完整但又不同于他人的个体。他将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化”(individuation)。

独立,但不要成为局外人

45 每个人都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需求:喜欢独处,不被打扰;有渴望被看见,被理解。叔本华说:“每当人远航归来,他总有故事可说。”在茫茫大海中,远航之人饱尝孤独,归来之际,急切讲述自己的故事,是渴望被大家接纳、认同和赞颂。而我们想听他们的冒险故事,或许也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圈子太狭小,内心太无聊、太孤独。

“孤独”的另一个名字是“独特”,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每个人也都很孤独。

孤独的人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吐露心迹,并不是想改变自己的独特之处,只希望被理解,从中获取力量,受到鼓舞。越是独特的人,越是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也越希望与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阿尔伯特·加缪说:“我从这般深切感觉到,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依赖于这个世界。”再独特的人,也必须进入关系,并依赖于这个世界,否则就变成了一个“局外人”。

47 隔离型人格是孤独的局外人,没有走进关系,更不可能在关系中成为自己。他们的心,始终是封闭的。也许,只有死神才能撬开他们内心紧闭的大门。

48 每个人都想活的有意义,但个人意义必须建立在对他人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实现。只有对自己有意义,而对他人没有意义的事情,则毫无意义。我们必须建立关系,走进社会。绝大多数生活失败的人,无论是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自杀者,都是因为没有完成“社会化”过程,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是独立奋斗的“孤狼”,无法通过与人合作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冷漠,是病态的独立

. 独立,减少了对他人的依赖,势必伴随孤独。

孤独,虽然令人痛苦,但有时候却可以让我们走向内心的深处,看见真实的自我。

控制,是病态的依赖

55 正常的依赖是:我有我的空间,你有你的空间,我们相互依赖,相互关心,却又彼此独立。对于这种状态,纪伯伦用诗歌描绘道:

不管你们多么相依相伴 彼此之间都要留出间隙 让回旋在空中的风在间隙中舞动。 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 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

彼此依赖,但同时保持独立;相互关心,同时为自己负责。这样的关系在独立于依赖的平衡中能充分将生命展开。相反,不正常的依赖是过度依赖别人,具有一种寄生心理,失去了自己的独立。

56 过度依赖,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过度控制。

过度控制的人,必然有一个控制对象,这个对象依赖他们,但同时他们也依赖这个被控制的对象。如果被控制的对象脱离了控制,他们就会没着没落,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

57 “爱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让双方的心灵都获得成长。”

依赖,但不要成为乌合之众

59 所有人都渴望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渴望独立,不被他人牵制和左右。但同时,我们又是天生的群居动物,怕被疏离,怕被排斥,怕孤单,怕没有人可以依赖。事实上,生命宛如一个摆钟,一段是独立,另一端是依赖。我们要做的,是在两极的摆动中,保持平衡。

为了满足依赖需求,人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这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一、可以更好地维持生计;二、在他人的陪伴下,消除孤独;三、让生活更有意义。

有意义的生活从来都不是用玻璃罩将自己罩起来,毫发无损地在孤独中逃避现实,而是接近现实,走进关系,成为亲人依靠的肩膀,朋友的一束光,以及社会的中流砥柱。

但是,所有人都是带刺的,走进人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不可避免会被刺伤,而那些大胆暴露自己的人,则总是遍体鳞伤。萨特那句名言——“他人即地狱”,恰如其分诠释了这一不争的事实。在关系中受伤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两条路:一是封闭自己,走向孤独;一是削掉自己的棱角,以及独特之处,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融入关系。

在后一种情况中,由于个体的差异被淡化,个性被削弱,同质淹没了异质,情绪吞噬了理智,所以,人会变得圆滑、虚伪,以及随波逐流。这样的群体,就是令人畏惧的“乌合之众”。

“冷漠”把“独立”推向极端,是一种变态,而乌合之众把“依赖”推向极端,同样是一种变态。它是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满足人的依赖需求。由于丧失了人的独立性和个人意志,乌合之众是一个充满奴性的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人的大脑活动逐渐消失,脊髓活动却十分活跃,很容易被人蛊惑和利用,具有强烈的破坏性。

61 叔本华所说的“庸俗”,就是盲从,随俗沉浮,也可以理解为乌合之众,即,变态地去满足人的依赖需求。但就像独立不一定成为局外人,依赖也不一定会成为乌合之众一样,我们还有第三种选择,那就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我们既可以凝听不一样的鼓声,满足对独立的需求,也可以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满足人们的正常依赖需求。

第三章 人性的阴影与真诚关系

65 正如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有一个丑陋的源头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的真诚关系,也是源于人性的阴影。在很大程度上,真诚关系是接纳阴影的群体,而阴影被接纳,被看见,穿越阴影,就是光明。

. 在痛苦中,他说“罪人最接近人的完整”。一个完整的人是由阴影与光明构成的。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

真实的生命,犹如蝴蝶的羽翼

67 上一章讨论的“独立与依赖”,就是一种对立的关系,我们不能片面追求一面,而压抑另一面。压抑另一面,就如同减掉蝴蝶一边的翅膀,生命必将失去平衡。

71 但遗憾的是,人们总是陷入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简单思维之中,抹杀了人性充满悖论的事实,盲目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极致”。与此同时,一些心理医生也认为,心理治疗,就是把病人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而看不见这些烦恼和痛苦,也是人为之人的标志。正如阴影中隐藏着光明一样,烦恼中也蕴藏着力量,痛苦中也包裹着智慧。纪伯伦说:

痛苦是智慧的外壳破碎了。 然而,就像果核必须破裂, 暴露于阳光下才能生长, 我们也必须经历痛苦。 …..

72 人性的悖论之一:越是被认为“不好”的东西,往往越有价值。

. 脆弱和无力是“不好”的东西,想要剔除,但这些东西恰恰是真诚关系的种子,可以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开花结果。

73 唯有愚蠢,不再矜持地维护自己的软肋,不再聪明地将自己的阴影包裹起来,不再傲慢地认为自己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我们才能将真实的自己暴露给别人,并与他人建立起真诚关系。

. 人性就是这样复杂和神秘,呈现阴影,看似愚蠢,却能看见光明。而隐藏阴影,看似聪明,结果却是危险的、恐怖的,因为把阴影隐藏起来,不让它们进入我们的生活,它们就会像老鼠打洞一样,钻入内心的深处,反过来吞噬我们。

隐藏,其实就是压抑。我们强行压抑愤怒、脆弱、孤独、悲伤和嫉妒…… 这些东西便会在内心更阴暗的角落,以更狡诈,更恶毒的方式攻击我们。

74 阴影,永远是生命里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它们不能表现为创造的激情,就会变现为乌合之众的狂热;不能表现为建设的动力,就会变现为摧毁的蛮力;不能表现为善的泉流,就会表现为恶的势力。

荣格的“阴影理论”非常清晰地为我们阐释了这一点。他认为拒绝袒露自己,拒绝正视阴影,企图将那存在于我们自身,却不被我们接纳和认可的部分,扫进潜意识的地毯下面,这是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也是恶的温床。

生活处处皆悖论:越是努力掩饰无知,我们就越显得无知;越是想充当成人,我们就越表现得像个孩子;越压抑阴影,我们的表情和行为就越阴森可怖。

因为脆弱,所以我们在一起

. 是阴影,而非光明;是脆弱,而非坚强,让我们聚在一起,彼此建立起真诚关系。

77 生活从来都不容易,健康的生活需要尽早看见自身的脆弱,以及面临的危机。不过在心理治疗中,常会有一种棘手的心里问题,其表现形式为:在伪装下生活,在表演中度日。解决这种问题,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让他们卸下伪装,看见真实的自己。

“看见”并不容易,很多时候,孩子就站在父母面前,父母却“看不见”,不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意愿,他们看见的仅仅是自己希望看见的,而不是孩子真实的样子。同样,在婚姻中,莉莉和我一起生活了20年,经历了无数次摩擦和碰撞,最后我猜看见真实的她,她也才看见真实的我。

“看见”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知识的积累,包括我们阅读很多书,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第二个阶段是生活的阅历,指我们经历的一切事,遇见的所有人;而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阶段,是要把知识和阅历转化为一种生命体验。不少人读了很多书,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依然过不好人生;也有不少人遭受了无数次打击,承受了很多痛苦,却领悟不到人生的真谛。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将知识和阅历转化为生命体验。知识和阅历进入生命,需要经历破碎。

79 真正的领悟,不是知识的积累,也不是阅历的丰富,而是在自我破碎中对生命的觉知。这种觉知不是理智上的认识,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感受到自我的破碎,以及撕心裂肺般的疼痛。这样的感受总是能给人带来巨变。长期以来,为了防御别人,我们花费了太多精力,以至于没有精力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离真实的自己渐行渐远。破碎,虽然痛苦,却能袒露真实的自己。在崩溃中,我们松开了紧绷的心弦,任由眼泪流淌,它让我们变得柔软,也显示出自身的脆弱,于是我们看见了自己是谁,也听到了内心的鼓声。踩着鼓点向前,我们的选择变得清晰、简单,自己也变得完整、纯粹,我们终于与自己的命运相见。正如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所说:“谁要是忘掉所有因由,单纯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来做决定,谁就会将身外之物甩到一旁,阔步向前:而后,这个自由之身便会与命运相遇,而命运即是他自由的倒影。”

在一起的力量

80 病人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酗酒者参加戒酒协会,而我致力于建立真诚关系,皆是源于一个事实:我们因为脆弱联系在一起,而我们建立的真诚关系却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81 这些倾诉和倾听,并没有多少学术价值,却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一种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和交流。

第四章 真诚关系的七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包容,而不是忍受

87 乌合之众的特征之一,是排斥异己,而真诚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包容。

我们不能因为每个人或者贫穷,或者富裕,或者性格怪异,或者持不同意见,就让他排除于群体之外。

.

但对大多数群体来说,排除比包容要简单得多。除非法律强制,很多公司、团体、学校和俱乐部开除一人时,都不会考虑包容,更重视群体自身的利益。但真诚关系最大的利益,就是真诚本身,它崇尚包容,正因为包容,人们才能听见不一样的鼓声,并在这个过程中延伸自己。当然,真诚关系的包容也不是绝对的,它包容异己,但不包容邪恶。

88 做出承诺,是包容的关键。

为了维持真诚关系,或早或晚,在某个时间节点,群体中某些成员必须以某种方式彼此承诺,不离不弃。真诚关系最大的敌人是怕他性,它会以两种形式呈现:排除他人和排除自己。

89 如果我们选择坚守,通常在不久之后便会发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的一位朋友将真诚关系定义为“一个习得了超越个体差异能力的群体”。我对此十分赞同。的确,在真诚关系中,我们能学会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人接纳个体的差异,不再攻击与自己不同的人,或者心怀不满,或者极力躲避。但学会这种能力需要时间,而这种时间必须通过承诺来交换。

第二个特征:突破幻想,走进真实

92 很多时候,我们处理不好夫妻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亲戚朋友的关系、同学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或许是因为对对方抱有太多幻想:我们幻想配偶应该像自己一样,幻想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成长,幻想亲戚朋友无线度的帮助,幻想上司应该这样,下级应该那样……但现实毕竟是现实,别人也不是我们。当别人违背我们意愿之后,我们就感到失落、沮丧,或者耿耿于怀,或者心怀不满。带着这些情绪,走进群体,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不可避免会荆棘丛生,陷入烦恼。

在任何不真诚的关系里面,都有幻想的影子,而真诚关系致力于打破幻想。打破幻想后,我们看见真实的自己,就有可能剔除身上不真实的东西。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受自原本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

第三个特征:一个安全的地方

93 每当进入真诚关系,最令我欣慰的,便是重新获得“泪水的恩赐”——在泪水中,我不再孤独。事实上,一旦一个群体达到了真诚关系的高度,成员们往往都会产生这样的共鸣:我在这里感到安全。

这是一种罕见的感觉。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在生活中倾尽全力,以求获得部分的安全感。我们很少能完全自由地做自己,在任何群体中,我们都很少能感到充分地接纳与被接纳。因此,几乎每个人都会带着自我防备的心理进入一个新的群体。这种自我防备隐藏得很深,即使人们有意识地表现出坦率和脆弱,潜意识中仍然有强烈的防御感存在。而且,如果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莫名的脆弱,甚至有可能引起其他人的怀疑或敌对情绪,认为是一种表演,包藏祸心。事实上,在一个新群体中,只有最真诚、最具勇气的人,才敢暴露自己,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关起心门。

94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速成的关系,有一群陌生人所建立的群体想要获得真诚关系所具有的安全感,需要全体成员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然而,一旦获得成功,就好像打开一道闸门,安全感汨汨流淌,它包围我们,温暖我们。浸泡在安全感的暖流中,我们卸下防备,毫无顾虑袒露心声。当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看到自己的心声会被倾听,自己的一切都将全然接纳,多年压抑的挫折、伤害、愧疚和悲伤就会涌现出来,一泻千里。在真诚关系中,人们的脆弱感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一旦成员们发现自己在脆弱时被重视和关怀,他们就更不畏惧表现出自身的脆弱。心理防线被冲破,爱和包容被充分释放,随着彼此亲密程度的增加,真正的治愈和转化开始了。旧的伤口得以医治,旧的恩怨得以赦免,旧的阻力得以客服。忧虑被希望取代,恐惧被勇气征服,阴影转化为光明。同时,我们清楚地看见,虽然打开心的大门,有一定的风险,但与巨大的收益相比,无疑是值得的。

95 真诚关系之所以被称为安全之所,正是因为在那里,没有人试图治疗或转化你,修理或改变你。相反,人们接受真实的你,本来的你。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而其也正因为如此自由,你可以如释重负,自由地放弃防备、掩饰和伪装,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慰藉,以及治疗和转变的力量,成为真实完整的自己。

第四个特征:凝视对方,以柔和的目光

96 真诚关系中的这种转变历程,与序言中《拉比的礼物》那个故事所描述的也十分相似。在一个没落的修道院里,一个垂死的团体,一旦成员们开始通过“柔和的目光”,以及尊重的眼神看待自己和他人时,便可以建立起真诚关系,重新焕发出生机。奇怪的是,这种转变产生之时,恰好是个人防备“崩塌”之时。只要我们仍然躲在看似坚硬的面具下相互审视,只要我们的心理防线还固若金汤,这种眼光便是强硬的。只有当我们摘下面具,看到面具下被掩藏的痛苦、勇气、破碎和更深的尊严时,我们才能真正开始彼此尊重,以柔和的目光,凝视对方。

97 人需要完整地接纳全部的自己,包括自己的伤口,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掩藏自己的伤口、缺陷和脆弱,因为接纳是成长的动力,掩盖是摧毁的开始。当一个人敞开心的大门,开始接纳自己的脆弱时,也同时拥有了治愈的力量。所以,建立真诚关系一方面要求完美具备暴露伤口和弱点的能力,同时也要求完美具备能够被他人的创伤所触动的能力,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共情能力”。

. 揭开伤疤是痛苦的,但在我们分担彼此所经受的伤痛时,人与人之间油然而生的关爱之情却弥足珍贵。

第五个特征:以优雅的方式,超越冲突

99 但任何没有矛盾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说某个人好,某个人坏,都不是真相。真相是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有好的一面。真相总是原始的、未经梳理的、充满矛盾的,谎言总是没有矛盾的、片面的,看起来很美好,却是不真实的。在真诚关系中,唯有接触到矛盾,才有可能触摸到真相。真诚关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治愈力,关键就在于它从不回避冲突,也不陷入冲突,而是超越冲突。

100 乌合之众排斥异己,鼓吹对抗,不可避免会陷入派系之间的冲突,但真诚关系致力于超越派系,超越冲突。真诚关系虽然不鼓吹对抗,却也不回避人与人的差异,以及彼此之间的分歧。将真诚关系成为一个安全的地方,并不意味着其中没有分歧。有分歧是一件好事情,恰恰说明我们是不同的人,不用伪装成一样。例如,夫妻之间可以通过分歧,相互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要,只有充分了解了彼此的分歧在哪里,根源是什么,最后才能从“上面越过”。婚姻的毒药不是争论,而是虚情假意,是糊弄和欺骗。事实上,暴露分歧是建立真诚关系的必经阶段,后面我将详细讲述。但是,与乌合之众不同,在真诚关系中,分歧不是通过生理上的流血事件,以及情感上的恶意中伤来粗暴解决,而是通过智慧优雅地超越。

真诚关系是一个可以优雅地“超越”分歧与冲突的群体。在这里,人们熟谙倾听和理解之道,尊重彼此的天赋,接受他人的不足;在这里,人们接纳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抚慰彼此经历的创伤;在这里,人们不再针锋相对剑拔弩张,而是致力于同进退、共患难;在这里,人们不是只听一种鼓声,而是能够听到不同的鼓声,踩着不一样的鼓点前行。

101 我认为,我们或许将事情的因果关系颠倒了,我们永远无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所以重要的不是如何消除冲突,而是如何带着差异和分歧和睦相处。换言之,不是先消灭冲突,然后才能和睦相处,而是先包容差异,最后才能超越冲突。

第六个特征:权力去中心化

. 请记住,真诚关系是反集权主义的,其决定通过协商一致达成。所以,有时它被称为无领导者集体。然而,更准确地说,真诚是一个人人都是领导者的群体。

102 一个好的决定,一定是开放的,能够充分吸纳不同的观点。在真诚关系中,一个60人的群体往往能提出十几种不同的观点,但就像高明的厨师能够调配不同的作料一样,最后人们也总能将这些不同的观点融合起来,做出一个无比美妙的决策。这就如由有多种配料做出来的菜肴,远比只有一种配料做出来的菜肴更耐人寻味一样。

. 不过,对于不了真诚关系的人来说,如果问如何才能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他们的本能反应是,这需要一个力排众议、强而有力的领导。就像兄弟姐妹之间产生了分歧,我们本能地希望可以通过妈妈或爸爸这样一位仁慈的权威来裁决一样。但真诚关系鼓励个性化,永远不可能是集权主义的,我们必须让所有人充分表达自己,逐渐接纳差异,达成“共识”。

第七个特征:一种回家的感觉

103 真诚关系虽然是一个集体,成员也会为这个集体感到喜悦,甚至自豪,但这个群体却是开放的,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竞争总是排他的,但真诚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包容”,一个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群体一定不是真诚关系。如果一个曾经进入真诚关系的群体,开始到处树敌,那么这个群体便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本质,从此,成员与成员之间再也没有了真诚关系。

104 其实,当一个群体进入真诚关系时,每个成员在精神上都会感受到巨大的转变。由于我们被深深地接纳,所以,我们也被深深地打动,并激动得留下热泪。在泪水中,我们不再孤单,不再抑郁,不再焦虑,整个群体会感受到一种心的宁静。人与人之间,会用柔和的目光相互凝视,说话的语气会变得更加平和。不可思议的是,这柔和的目光与平和的语言具有更加强烈的穿透力,它源自“我”的心灵,可以直达“你”的心灵,只因为心灵才能够理解心灵,只有灵魂才能理解灵魂。有时候,人们也会沉默,但从来不是那种不安的沉默,而是一种被大家所接受的、安宁的沉默。这个时候,没有狂躁,没有喧嚣,一切都平静下来,那是一种心灵经历各种磨难、艰辛和折磨,终于回到家中的感觉。

第五章 建立真诚关系的四个阶段

虚伪阶段

107 虚伪,是人们组件群体时的第一个最常见的心理阶段。

此时,人与人之间表现得客客气气,很有礼貌,我尊重你,你尊重我,大家相互尊重,其乐融融。但每个人都不是坦诚相待,畅所欲言,而是小心翼翼遣词造句,刻意压低嗓音,怕冒犯他人,引起对方的反感。同时,成员们会努力避免分歧,防止群体出现争端。整体看来,群体更像是在开一场盛大的化装舞会,彼此都带着假面具在人群中来来往往,不停穿梭。

109 这个故事揭示了四点——

其一,警惕虚伪阶段,它会以各种面目出现。但不管人如何善于伪装,怎样表演,你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因为感觉是灵魂的语言。

其二,真诚关系的建立需要时间,需要凝听不一样的鼓声,需要经历分歧和争吵的混沌,需要为此付出努力和牺牲,它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成的。

其三,在虚伪阶段时,一群人试图通过廉价的伪装来建立真诚关系,事实上并不是故意出难题,恶意搞破坏,而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这些心理医生竭力伪装自己,但他们自己却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只有经过提醒,他们才会看到这一点。

其四,即使伪装是无意识的,本人并没有恶意,但这种伪装依然很可怕,会阻碍人与人之间真诚地交流,将群体引入死胡同。

虚伪阶段的本质,是隐瞒真实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感受、观点和意愿,以避免分歧和冲突,但这其中的谎言和欺骗却具有令人畏惧的杀伤力。而建立真诚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避免分歧和冲突,而是要从分歧和冲突的上面“越”过去。

在虚伪阶段时,人们解决个体差异的方法往往是弱化差异,否认差异,回避差异。在群体中,人们对彼此的差异和分歧视而不见,用礼貌和礼节,将他们掩盖起来。每个人仿佛都是训练有素的礼仪专家,懂得如何讲话,如何微笑,如何按照相同的礼仪手册行事。

110 不过,这套方法虽然可以成功组织一次晚宴,一次聚会,却无法建立起真诚关系,因为它阻隔了心与心的交流,妨碍了人们敞开心扉,说真话,说实话。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群体中,人会感到鼓噪、乏味和无聊。

在虚伪阶段,人们谈话时,总是浮光掠影,倾向于泛泛而谈。

. 人与人之间就靠这些肤浅、空洞、口号似的东西彼此劝慰,根本不会流经内心。

111 为了避免发生冲突,他们隐藏了真实的感受,或者部分感受。所以,在这样的群体中,表面的热闹,难以慰藉内心的孤独。

. 当然,绝大多数人都讨厌分歧和冲突,每个人都喜欢一团和气,即使群体中经验丰富的人憎恨这种虚假的和谐,完全清楚空泛的交流并不是真正的沟通,也不愿意去点破。毕竟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又是还要遭到别人的指责和攻击,正因为这样,处于虚伪阶段的群体俯拾皆是,而具有真诚关系的群体总是稀少。这不由得让我想到这样的文字:真实,就如同森林里的空气,氧气充足,但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来说却承受不了,容易醉氧,出现疲倦、无力和头昏等症状。长期生活在谎言与欺骗中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不能接受太多的真实,宁愿生活在虚情假意,以及伪装的美丽中。

根据我的经验,很多群体都处在虚伪阶段,没有不一样的鼓声,只有单调枯燥的口号声,人们也不会表现出个体差异,言论和行为总是随大流。

. 人们想要获得良好的沟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具体化。

. 空洞的语言不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也不能帮助别人了解我们。

混沌阶段

113 在建立真诚关系的过程中,每当一个群体进入混沌阶段后,我都能看见乌烟瘴气的混乱:成员们似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总是脱口而出地说话,条件反射似的反应。最初还比较节制,后来越来越失控,乱作一团。

114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想改变和治疗别人,而别人也会不遗余力抵制这种改变和治疗。在混沌阶段,想改变和治疗别人的人,会变本加厉改变和治疗别人,而别人则会竭尽全力抗拒,并试图反过来改变和治疗对方,从而陷入混战,硝烟弥漫。

115 但与虚伪阶段不同,在混沌阶段,个体差异是公开的,也正是在此刻,群体不再试图掩盖或忽略他们,而是试图消灭它们。尽管很多人会打着爱的旗号,但在改变和治疗的企图背后,隐藏的动机并不是爱,而是控制欲,是强迫每个人标准化,消灭差异。当人们为了谁持有的标注更胜一筹而争论不休时,其目的是为了消灭对方的标准,获取最终的胜利。

. 在一个真诚的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也会有分歧和冲突,只不过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有效沟通,他们在表达不同意见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尊重、理解和爱,通常异乎寻常地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和平的,不会出现人身攻击,因为成员们都会努力倾听彼此,也都深知我们是不一样的。当然,有时争论也可能非常激烈,即使如此,也不会竭力搞改变和治疗对方,而是为了仔细了解彼此的观点,以便达成共识。而在混沌中,这种感觉并不存在,混沌中的对抗和斗争是杂乱无章的、嘈杂的,人们各抒己见,不肯倾听对方,毫无创造性和建设性。

与虚伪阶段一样,混沌只会带给人无聊的感觉,成员们不断地进行无效的相互攻击,既谈不上优雅也没有节制。事实上,对于外部的观察者而言,他们可能观察到处于混沌阶段的群体,它们最大的特点不是对抗和斗争,而是深深的绝望。斗争没有任何进展,既没有成果又缺乏乐趣。

116 混沌是不愉快的,成员们不但相互攻击,还会把矛头指向他们的引领者。

. 建立真诚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领者必须隐藏起来,以一个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出现在群体中,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挥别人。

117 不过,想要简单规避这种混沌的局面也很容易,譬如找一个专制的引领者,或者让一个独裁者为他们制定具体的任务和目标,或者制定一套组织原则,让每个人严格执行。这样虽然可以简单地规避混沌,但唯一的问题是,一个由独裁者所领导的群体不可能建立真诚关系。

真诚关系和集权主义是不相容的。

在真诚关系发展的混沌阶段,为了应对这种被认为是领导力真空的状态,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群体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成员会自告奋勇,以领导者自居。

. 这些挺身而出的引领者,所带来的的问题并不是由于他们取代了真正引领者的位置,而是在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他们提出的这些方法,实际上总是使人们可以躲到“组织系统中”寻求庇护。组织系统其实就是一个有严格规则的系统,遵照这些规则,的确是可以避免并解决混沌。其实将混沌最小化正式形成组织系统的主要原因。但问题在于,组织系统和真诚关系也是不相容的,规则会压制个性,屏蔽不一样的鼓声。当然,我不是无政府主义者,我并不是说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绝不可能有真诚关系,我想说的是,一个组织只有在包容某种缺乏组织的状态,并承担其风险,才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真诚关系。

混沌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这取决于引领者和群体的性质。

118 混沌总是令人不愉快又缺乏建设性,但混沌并不是一个群体最糟糕的状态,它比虚伪阶段要真诚得多,也要进步得多。

毕竟,真诚的吵架要强过虚伪的彬彬有礼。

120 但是说来奇怪,没人认为那些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通过争论,他们理解了对方的想法,而对方也理解了他们的想法。虽然最终的方案与之前一致,但这个方案却通过充分的争论流经他们的内心,他们感觉到这时自己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强迫的行为。

总而言之,在混沌阶段,群体中的混乱、对抗和冲突,会让人感到烦恼和痛苦,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它而止步不前,甚至退回虚伪阶段,毕竟混沌也有积极的意义——

其一,它可以让人们在对抗中了解各自的诉求,就像很多时候,了解我们的并不是身边亲近的人,恰恰是竞争的对手一样。

其二,长时间的对抗和冲突,会让人们认清一个重要的事实:你改变不了他,他也治疗不了你。在相持不下中,人们会接受现实。许多夫妻在摩擦和冲突中,试图改变对方,若干年后,发现所有改变的努力都是徒劳,最后在失望、沮丧和痛苦中接受对方,反而让婚姻变得和谐起来。

.

其三,对抗和冲突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吵和对抗之后,人们终将在混沌中找到出路。正如一个人的青春期,它是人生最混沌的时期,也是成长最迅速的时期,同时还是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

空灵阶段

121 当群体花费了足够长时间的争吵,仍然没有找到出路时,我会向他们解释:“摆脱混沌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进入组织系统,但组织系统强调规则,限制个性,不能建立真诚关系;另一种方式,就是进入空灵。”

. 事实上,“空灵”也是一种死亡,是“自我界限”的死亡。前面说过,“自我界限”是捍卫自我的一道心理防线,也是内心之墙。它保护我们,却也让墙内的我们看不见外面的世界。

“空灵”,就是拆掉墙,敞开心。

不过,无论是生理上的死亡,还是一种观念、思想、习惯或文化的消亡,都会令人难以接受,心生恐惧,因为任何东西的消失都会给拥有它们的人带来一种分离的痛苦。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人们才想方设法保卫“自我界限”,抗拒它的消亡。

122 “自我界限”就像一个外壳,混沌中的人们,躲在“自我界限”后面,不是在沟通,而是在对抗。沟通最重要的一点,是倾听。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放下自己的想法和欲望。换言之,就是让“自我界限”消亡,让自我进入空灵的状态,这样才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努力去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本质上,倾听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爱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放弃自我界限,让爱者与被爱者融为一体。如果我们不爱一个人,或者缺少爱意,就不会真正倾听对方。为了倾听别人,我们不仅需要把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还需要放下已有的想法、观点和判断,全神贯注感受对方,这将给对方和自己带来巨大的力量。

124 在建立真诚关系的过程中,虚伪团体,相当于化妆舞会,人人带着假面具。混沌阶段,彼此高墙林立,每个人说话,都会撞上一堵墙。而进入空灵,则是“拆墙”,消除自我界限,将爱融入群体。在这个阶段,倾听和沟通尤其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穿透概念,触碰真实 124 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多是由概念筑就的。当我们用概念化的语言给自己和他人贴标签时,也就在彼此之间筑起了一堵墙。

. 每个人对“愚蠢”的理解都不一样,她口中的“愚蠢”与我理解的肯定不同,这种概念化的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敌意和冲突,是沟通最大的障碍之一。我要与她沟通,就必须先拆墙。

126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总是会用“他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坏人”或者“他是一个愚蠢的人”等,这些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别人,不仅抹杀了别人生动的个性,也隐藏了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那位母亲就是这样,她用“愚蠢”这个词,隐藏了内心的沮丧、失望和愤怒。而有价值的沟通从来不是在概念与概念之间转来转去,而是能够穿透概念,触碰真实,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二、观察,而不是评判 127 事实上,评判是因为自己还滞留在内心的墙中,是一种条件反射似的反应,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源自我们长期形成的心智模式和习惯。而撤掉心中的墙,进入空灵状态后,我们就会放弃评判,学会观察。

观察,就是不带任何喜欢或讨厌的心情,去接触一个人,看待一件事,去感受当下。

128 一般来说,遭到别人的批评或质疑时,我们会生气,本能地还击,或者退缩,但是如果我们学会观察,而不是反驳他人,就不会以牙还牙,或者逃避,而是会留意正在发生的事情,感受他们内心情绪的变化,以及深层的心理需求。因为在愤怒这种尖锐情绪的背后,往往隐蔽一种更柔软的情感,那就是渴望被理解、被接纳、被安慰。

. 如果我带着过去的经验和习惯来看待现在这个群体,这就不是观察,而是评判。评判是用过去解读现实,猜测未来,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扭曲,对未来的妄想,只有观察才能接近事实,接近真实。

三、表达自己,但不伤害别人 128 在空灵阶段,我们需要表达自己,但这种表达就像观察一样,是一种客观陈述: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什么时候勇敢,什么时候害怕;什么事情让我高兴,什么事情让我伤心……我们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客观表达出来。一般来说,男人更擅长表达思想,而女人更擅长表达情感。

表达自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伤害别人。

129 有很多人不会表达自己,总是出口伤人,似乎只有伤害别人,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样。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愿意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虽然别人的言行会影响我们的感受,但其决定作用的却是我们自己。听到同样的话,有的人可能选择愤怒,有的人可能选择一笑而过,也有的人可能选择思考其中的原因。我们的感受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和表达感受来深入内心,而不是把感受归咎于别人。

129 如果我们能够为自己的感受承担责任,不再条件反射似的反应别人的言行,就能有意识地洞察自己和他人内心的感受,由此,我们既能够真实、清楚地表达自己,也能敞开心扉,倾听他人。

四、接纳,而不是治疗 130 在混沌阶段,人们躲在心墙之中,傲慢自大,以救世主自居,认为别人都有问题,需要改变和治疗。

. 但是,经过激烈的争吵和对抗,群体进入空灵阶段之后,人们终于认清一个事实: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别人也不需要你的治疗。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尽管不愿意,但最终人们还是会选择接受。

五、放弃自我,走进空灵 134 对于这种心理状态,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用一首诗进行了生动的呈现:

“到悬崖边来。” “不行,我们会掉下去的。” “到悬崖边来。”

“不行,我们会掉下去的。” 最后,他们来到悬崖边。

他把他们推了下去,他们却飞了起来。

在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生活中的一个悖论:绝望中隐藏着希望,无能为力中隐藏着力量,放弃与得到永远不会相隔太远。

无论是人生的重大转变,还是群体的转折,往往都会经历一个由“无所不能”到“无能为力”的过程,这绝不是消极,而是精神成长一次巨大的飞跃。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

无数经历证明了一个成功的经验,这就是在无能力为时放手……松开你紧握的双手,卸掉你肩上的包袱,对一切淡然处之,你会发现自己不仅一身轻松,内心释然,而且还常常会获得你梦寐以求的东西。

真诚阶段

135 真诚阶段是将爱注入了群体,让尊重、理解、接纳、欣赏、共情,以及慈悲等,充盈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再也不是像过去那样任由自大、傲慢、偏见、憎恨、怀疑和敌意等,来主宰我们的心灵。

136 在这样的群体中,由于人们超越了狭隘和偏见,敞开心扉接纳彼此,所以,人与人的关系与平时完全不同。诗人鲁米有这样的诗句——

在对和错的观念之外, 还有一个所在。 我会在那里与你相遇。

在当灵魂在那里的草地上躺下, 这个世界便如此完美,难以言表。

鲁米所说的“还有一个所在”,其实就是真诚关系。让人们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不再用概念化的对错来评价人和事时,人与人的相遇就变成了心与心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在心心相印中,我们接纳别人,也被别人接纳,内心无比喜悦。

137 这或许就是真诚关系的秘密——我们是不一样的人,却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活出了光明。

第六章 进入空灵的方式

当我们放弃幻想,不再试图改变和治疗他人;放弃执念,不再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改变一切,包括生死之后,这种空灵的智慧就会来临。

140 所以,要真正把别人当人,就需要去掉这些外在身份,让他作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呈现出自身的本性。而去掉这个外在身份的过程,就是进入“空灵”。

当然,在去掉外在身份的同时,我们还会去掉过去形成的观念和习惯、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好不容易才学到的知识,让自己成为一张白纸。

142 难道“空灵”能赋予人魔法,改变一切吗?不,“空灵”并不能给人带来无穷的魔力,恰恰相反,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让人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清楚自己是谁,有自知之明。而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再去追逐幻想,不会改变那些根本就无法改变的人和事。当他的内心平和之后,外面的事情自然也就顺利起来了。或许,这就是空灵的意义。

让自我归零,就是空灵

143 在这里,尼采用“天真”,“自我的消失”,以及“绝对的空虚”来定义智慧,并用空空如也的“风箱”来比喻伟大思想,清楚地说明:智慧并不是一个人的智商,而是类似于佛教中的“般若”,既终极智慧,也相当于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而这种天真的智慧,并不是来源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恰恰是因为它们消失之后才获得的。所以,让自我归零,就能进入空灵。当我们放弃幻想,不再试图改变和治疗他人;放弃执念,不再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改变一切,包括生死之后,这种空灵的智慧就会来临。

145 但是,如果我可以从这种抑郁的感受中挺过去,思考它,分析它,我不仅可以辨识出我自身的毛病,还可以进一步隔离和标识它,并最终根除它,彻底摆脱它。如果我能够成功地让自身的一部分逐渐消亡,我将以一个崭新的、更好的姿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一个复活者,从抑郁的困境中走出来。

. 空灵、抑郁和心理上的死亡之间可以画上等号。它们是混沌与真诚关系之间,堕落与复兴之间,僵化与改变之间的桥梁。

泰戈尔说:只有放弃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愿意放弃“旧我”,才能得到“新我”,只有让自我归零,进入空灵,我们才会得到更好的东西。

外表的疯癫,或许意味着内心的巨变

148

我或许用尼采的另外一段话,来理解祖母的人生,尼采说: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

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

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或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付起人生责任;

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沉默留出的空间,恰是进入空灵的路

149 山姆·基恩在谈到沉默时写道:

沉默是一项纪律,需要高度成熟的自我认识和无畏的真诚。如果没有这项纪律,每一个当下,都是只对曾经目睹过或经历过的事情的重复。为了创造真正的新事物,为了让人、事、物独树一帜的当下在我的心中扎根,我必须放弃以自我为中心。

150 没有沉默就没有音乐,只有连续的噪音。

同样,精神上的自满,也会发出连续不断的噪音,就像群体处在混沌阶段一样。但这种自满的噪音却可以通过沉默来化解,并成功进入空灵。

.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选择沉默,比如,一些修女和修士自动退出世俗的沟通,以便追求灵性的成长。沉默,是回归内心的路,即使短暂的沉默,也具有极大的价值。

151 不难想象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每天会产生多少次这样的误解和分歧,因为我们不能消除那些固有的成见,不能将我们从自己的文化和习惯中解放出来。

. 即使在同一种文化,同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应该予以尊重和理解,不能按照自己的特征和习惯去要求别人。强行要求别人,很容易滑向邪恶。丈夫要求妻子跟他一样,或者妻子要求丈夫跟她一样,上司要求下级跟他一样,一个民族要求另一个民族跟他们一样等,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打着什么崇高的旗子,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强迫别人和自己一样的心理和行为,最终都会走向邪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说:“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待人和试图使他人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的。前者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比如一些父母怀着美好的意愿去塑造孩子,希望他们将来过上体面的生活,但恰恰是那些想让孩子变得体面的努力,却让他们的生活变成了人间地狱。

152 所以,当遇到不同的人,听到不一样的观点时,我们不应该立即反驳,而应该沉默一会儿。立即反驳是对刺激的条件反射,沉默则会让我们沉思,而沉思会让我们变得谦虚,更具智慧和觉察力。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是纳粹大屠杀中的一名幸存者,他曾经说过一段意义深远的话:“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片空间。在那片空间里,我们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反应。在选择性反应中,我们获得了成长和自由。”

维克多·弗兰克所说的“一片空间”,就是沉默。沉默能给思考留出时间,让我们仔细观察、反思和琢磨。在反思中,我们会拓展视野,给“其他事”腾出空间,其他事是什么?几乎可以是任何事情: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文化,意想不到的观点,以及相抵触的行为等。所以,沉默留出的那片空间,恰是进入空灵的路。

空灵与消极感受力

153

莎士比亚具有一种独特的消极感受力,即,有能力经受住不安、迷茫和怀疑,而不急于弄清事实,找出真相。

人在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回避问题,尽量拖延,希望问题在拖延中自行消失。另一种是,问题一出现,就像立即解决,否则,便会头昏脑涨,寝食难安,这些人想尽量缩短与问题接触的时间,尽快脱身,不愿意花时间忍受问题带来的不舒服的感受。

. 如果遇到病人,心理医生带着“急于弄清”病情的心态,那么他与病人的交谈就不会深入,结论也是草率的,错误的。

. 还有一种少数人具备的反应,就是运用“消极感受力”,以极大的耐心和勇气去承受问题所带来的的烦恼、不安、迷茫和痛苦,并花足够的时间与问题接触,把自己浸泡在问题中,既不逃避拖延,也不急于解决,而是仔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由于这种反应并不“急于弄清事实,找出真相”,所以才被冠以“消极”一词。但消极只是表面现象,在忍受烦恼、不安和迷茫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逐渐消除狭隘与偏见、自大与自满,进入空灵。

156 “消极感受力”除了忍受问题带来的烦恼外,还可以忍受事情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怀疑和迷茫。“不确定性”指不知的事情的全貌,以及发展方向,似乎是这样的,又好像是那样的,处在迷茫或者模棱两可的状态中,给人的感觉是一颗心悬在空中,惴惴不安。

“不确定”的反面,是确定、一定、肯定和坚信,同时也伴随着固执、僵化、执念和偏见。而“不确定”虽然具有优柔寡断,莫衷一是的成分,却能在困惑与怀疑中,破除自我的固执和偏见,进入空灵。

没有怀疑,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这种自大和自满根本就与空灵无缘。如果想进入空灵,就需要对自己曾坚持的观点和形成的习惯,尽量怀疑。怀疑虽然有时会像针扎一样刺痛,却能把昨天的东西刺破,看见明天的路。苏格拉底说:“怀疑是无限的探求。”

事物总是充满悖论,所以,那些智慧之人喜欢用“既是……又是”的句式,而非“不是……就是……”的句式。接受事情的不确定性,在心中同时容纳两种以上相互冲突的观点和力量,带着矛盾思考并生活,既是进入空灵的大门,也是心灵成长的需要。

不过,有一个人同时容纳两种以上截然相反的观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会导致激烈的内心冲突,尤其是当两股力量呈180度的对立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被撕裂的疼痛,不止何去何从,进退维谷,这样的内心冲突总是能把人逼疯。为了逃避内心的对立和冲突,人们会用一个观点杀死另一个观点,用一种力量杀死另一种力量,并在内心建立一道心理防线,防止相反观点和力量的侵犯,陷入“非黑即白”的偏见与固执中。要进入空灵,我们就必须打破这道心理防线,以不设防的态度对待一切人和事,让该来的来,该走的走,心无挂碍。

第七章:空灵的桥梁

我们越是不设防,越是容易受伤;但是在伤痛中,我们才能变得坚韧。

160 使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有好篱笆才有好邻居。”

每个人都需要篱笆来保护自我的疆域,但是如果就此故步自封,自我就会变得狭隘、僵化、充满偏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打开篱笆,不设防,让别人蜂拥而入。虽然挤进来的人流熙熙攘攘,嘈杂、混乱和无序,不仅打破家的安静,甚至还践踏了整齐的草坪,不过,在我们与这些陌生客人交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自己则能听到很多闻所未闻的新消息、新观念和新思想,这让我们变得不再那么封闭、狭隘,也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163 事实上,如果你真的不设防,进入了空灵的境界,也就变得火眼金睛,洞察人性,很容易辨识谁是善良之人,谁是凶手和逃犯。

爱的特征之一,就是不设防

165 爱,首先要打破自我的疆界,不设防,完完全全敞开胸怀,接纳对方。很多相爱的人都知道,爱一个人其实就是允许这个人伤害你,折磨你,这需要你具有承受伤害的能力。即使对方是带刺的玫瑰,会刺痛你,你也不能退缩。即使对方捆扎你,舂打你,筛分你,碾磨你,揉捏你,你也不要畏惧,因为正是在这种撕心裂肺的破碎中,一个空灵的自我才会来临。克里希那穆提说:“爱是危险的事情,但却可以带我们彻底的改变和完整的幸福。”如果因为惧怕,不敢敞开心扉,将自己紧紧包裹在自我的疆域中,成为一个“局外人”,那么你的生活也就如同没有春夏秋冬的世界,始终处在枯燥、无聊和乏味之中,而你的生命也是付钱的,没有多少存在感,也没有多少意义。

一个处处设防的人,很难释放出心中的爱,而那些心中充满爱的圣人则总是“单方面解除武装”的人,他可能坦然地行走在麻风病人、流浪汉,以及艾滋病人中间,几乎对所有人都不设防。

把自己完全暴露出来

166 由于恐惧,以及寻求安全感,人们的心理防线往往表现得顽固、僵化和单一,有时也很可笑。

. 不设防,一定会带来风险,但我们必须再次学习以更矛盾的方式进行思考,并且同时考虑多个层面。我们有责任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别应该向谁展现出不设防的姿态,拒绝向谁展现,何时展现,通过何种方式展现,以及展现到何种程度,以巧妙地躲避许多陷阱,毕竟世间并不存在没有风险的不设防。

不设防,意味着把自己完全暴露出来,包括暴露自己的缺陷、存在的问题、神经质、罪恶或失败——所有这些在我们顽强的“孤狼”习性中都被视为“弱点”。这是一种荒谬的看法,因为现实是,作为个人或者群体,我们都很脆弱,都有缺陷和弱点,试图隐藏它们就是在说谎。

167 不设防不仅要求我们具备承受被伤害的能力,还要求我们能暴露自己的伤疤:我们的创伤,我们的缺陷,我们的弱点,我们的失败和悲伤。不完美是我们人类少有的共性之一,只有在明显的脆弱和缺陷中我们才能意识到真诚关系的美好。

. 人始终处于有限和无限,光明与黑暗、确定与不确定之中,这是我们最真实的状态和处境,必须对此有深刻的认知,不能自欺欺人。

. 总之,他们用谎言设置了一道道心理防线,需要在彼此尽可能诚实的氛围中突破,展现出不设防的状态。

. 好的心理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不隐瞒自己的缺陷和脆弱,正如有人在建立真诚关系讲习班中所说:”我们能够相互赠与的最珍贵的礼物就是我们自己的创伤。“真正的治疗者必然受过伤,而只有受过伤的人才知道应该如何治疗伤痛。

然而,作为一个人,我们总是试图表现得完美无缺,并不会更多地承认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我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理想化的形象,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无懈可击,生活在这种假象中,就如同驮着一层厚厚的外壳,愿意抛弃这层外壳,才会变得既脆弱又足够强大。

168 既脆弱又足够强大?我们再次面临悖论,这是此生无法回避的悖论之一,我们越是不设防,越是容易受伤;但正是在伤痛中,我们才变得更坚韧。尼采说:”凡不能摧毁我的,必将使我强大。“

在建立真诚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涌现出一批勇敢的灵魂,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当一个接一个的人真正冒着被抛弃或者被伤害的风险,将群体的不设防和真诚提升到一个更深的程度,真诚关系才能随之建立起来。

融合和完整性

. 真诚关系并非通过消除个体差异来组成群体,而是寻求多样性,接纳不同的观点,拥抱对立面,渴望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从而将人们整合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有机体,可谓”包罗万象“。

169 ”完整“这个词源于动词”融合“。真正的真诚关系是完整的。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将”人格完整“定义为个人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与荣格的”个体化“并不矛盾。一个人只有完整地将自己呈现出来,包括阴影与光明,怯懦与勇敢,自私与无私……他才是真实的、独特的。

. 与此相反无论个人和团体,其最低级、最具破坏性的特点是缺乏完整性。

. “融合”的反面是“区隔”,意思是将心中那些彼此冲突的事情,用打隔断的方式隔离开来,让他们处在不同的隔断内,相互不见面,以掩盖内心的冲突。

170 保持完整永远伴随着苦痛。“融合”就是取消心灵中的隔断,让所有事务堆叠在一起,阴影与光明、自私与无私,这些不同的需求和利益相互碰撞,必然会让我们的内心陷入冲突,让自己痛苦不堪。然而,这是心灵融合的必经之路。

. 尽管完整性很那实现,检验它是否实现的方法似乎很简单。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我们是否遗漏了什么,有什么被疏忽的地方?

171 五年后,在我接受精神病学训练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患者没有说出的话,比他们实际说出来的更重要。这条法则十分正确。例如,在一些心理治疗过程中,最健康的患者会非常完整地描述他们的现在、过去和未来。如果患者只谈论现在和将来,却绝口不提童年,那么基本可以确定其童年时期至少存在一个残缺的、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必须揭示这个问题才能使其完全康复。

172

还有另一种相对不太容易理解的检验完整性的方式。

. 如果追溯到事物的本源,几乎所有事实都是自相矛盾的。在这一方面,东方的佛教典籍通常比西方的文字阐述得更透彻。尤其是禅宗,可以说是理想的悖论培训学校。我最喜欢关于灯泡的消化是:“换一个灯泡需要多少和尚?”

答案是:“两个——一个换灯泡,一个不换。”

悖论,意味着完整和全面,远离了“区隔”化,以及管中窥豹的状态,就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如果一个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它本省就彰显出了完整性,发出了真理之声。相反,如果一个概念过于单一,则应该怀疑它是否欠缺了某些方面。再以顽强的“孤狼”习性为例。这个概念不存在任何矛盾之处,它只包含真理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独立、完整和自给自足。而忽略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的不足、缺陷和相互依赖。更糟糕的是,它会促成危险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事实上,我们无法独立存在,也不应只为自己而活。禅宗教导我们,将自我作为孤立的实体的概念是一种幻觉。遗憾的是,很多人身陷这一幻觉,无法看见生命的全貌。

173 一旦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我便会意识到,我的生活不仅受到土地、雨露和阳光的滋养,还得益于农民、出版商、书商,以及我的患者、孩子和妻子,实际上,我只是这个大链条中的一个小环节。

我越追求完整性,就越少用到“我的”这个词。“我的”妻子并不是我的私有财产。我仅仅在“我的”还在创造过程中占有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赚到的钱属于我,但在更深层次上,它是来自各种好运的礼物,包括优秀的编辑,以及阅读作品的大众。

174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联系,我们不能成为孤立主义者,陷入简单化,非此即彼的单一维度,应该从多维度、高智慧的角度看事情。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也就能跳出自大的牢笼,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在真诚关系中,成为真实的自己。正如爱德华·马丁在他的诗《吾名大群》中所表达的那样:

在我尘世的宫殿中有一群人—— 一个人谦卑,一个人骄傲,

一个人为自己的罪孽伤心欲绝, 一个人坐在那儿毫无悔意咧嘴大笑,

一个爱邻居如同爱自己, 一个人除了名誉和财富什么也不关心,

我或许能摆脱这无尽的烦恼, 如果我能从他们当中将自己寻找,

就能获得一次飞跃。

想要看见全貌,你就不能有任何立场

175 这些人在倾听别人和观察事情时,不会先入为主,甚至不带任何立场,正因如此,他们才能不偏不倚,看见事情的全貌。

. 关于这一点,克里希那穆提用了两个词,全观(attention)和专注(concentration)。他认为“全观”和“专注”是不一样的。“专注”是排他的,比如专注于树木,就容易忽略森林,专注于一件事情,就无法估计其他事情,专注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就会排斥其他文化传统。而“全观”是整体性的觉察,它能包容一切,没有排他性,能看见事物的方方面面。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没有任何立场”,指的就是“全观”。

能够做到“全观”的人,不会抹杀任何文化传统,也不会被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所束缚,而是能够从中跳出来,全面客观地去观察和思考。不过,由于这些人超越了自身的文化传统,所以我称他们是“没有故乡的人”。

176 我现在不再归属任何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文化传统,不过,我并非孤身一人。慢慢地,我会在这里或那里遇到相同处境的人,我们就像乘着狭小的帆船漂泊在无垠的大海上,但心灵并不孤独,远比大多数人自由。

第八章 在建立真诚关系时,如何避免陷阱

在建立真诚关系时,引领者只有摆脱自己的控制欲,群体才有可能摆脱过分依赖心理,最终获得成功。

180 敞开心扉永远是一场冒险,但也只有通过冒险我们才能接纳彼此的脆弱和残缺,建立起真诚关系,获得心理治愈。不过,由于这一过程是未知的,结果也不确定,这不免会令人感到恐惧。

逃避真诚关系的四种伎俩

回避 181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倾向,把自己的阴暗面隐藏起来,在人群中劲量展示出光明的一面。阴暗面既复杂,又令人不舒服,解决它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与其将这些阴暗面暴露出来,不如掩盖起来,似乎只有这样,彼此才能其乐融融,相安无事。

. 寻找替罪羊,是回避问题最常见的手段,对真诚关系的建立具有根本性的破坏力。

182 在群体的“虚伪阶段”中,寻找替罪羊的事情经常发生。那些不一样的声音要么被屏蔽,要么被消灭,因为虚伪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回避个体差异,消灭不同的声音。虚伪阶段乏味的理解只是一个幌子,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回避任何可能导致健康或不健康的冲突。

另一种频繁地回避问题的情况,发生在混沌时期,当群体试图回避混沌和冲突,但又拒绝进入空灵阶段时,他们就会转而逃逸到等级分明的组织中。发生这种情况的一种常见方式是有成员提议将群体进一步拆分成更小的单位。

. 回避的另一种常见形式是忽略他人情绪上的痛苦。这种情况一再地发生,他们发生在虚伪阶段的寒暄中,发生在混沌阶段的争吵中,或发生在空灵阶段自我消亡的阵痛中。

对抗 185 一旦群体从虚伪阶段走出来,通常会表现得像是业余心理治疗师和布道者的集合体一样,每个人都试图相互治疗和转化,这显然是行不通的。更糟糕的是,看起来越无效,成员们越加倍地努力使其奏效。试图治疗和转化的过程瞬间成就了对抗的过程。

186 我们无法直接对他人进行治疗和转化。我们所能做的是,在尽可能深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动机。我们越是这样做,越能将自己从改造别人的欲望中摆脱出来,越是能够,并且乐意,甚至是迫切地希望别人能够自由地做他们自己,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尊重和安全感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真诚关系的本质——治疗和转化,将在无人推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发生。

对抗也会发生在实现了真诚关系的群体中。有很多时候,他们的确必须为了解决重大问题二共同抗争。正由于这个原因,我将群体在对抗行为中越陷越深的阶段称为“混沌”。“混沌”往往意味着无果而终的冲突和毫无创造性的对抗。它围绕着治疗和转化的企图展开,而不是尝试着接纳个体差异。相反,在真诚的关系的抗争,涉及创造性的清空的过程,以求最终达成真正的共识。

结盟 . 在建立真诚关系时,结盟可以算是一个常见的陷阱,绝对不应该忽略。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之间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联盟极有可能干扰一个群体的正常发展。

187 在建立短期真诚关系时,结盟对群体的破坏性尤其严重。

. 事实上,在建立真诚关系中看到敌对阵营握手言和,学生和教职员工坐在一起,管理人员和被管理的人打成一片,年轻人和老人们相谈甚欢,是一件真正快乐的事。

结盟在长期真诚关系中同样具有破坏性。

过分依赖 188 在所有逃避中,过分依赖行为对真诚关系的发展也是最具破坏性的。对引领者来说,这也是最难,甚至可以说是极难战胜的。

. “如果成员完全依赖引领者来布置任务或者担负责任,真诚关系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了获得成功,每个人都肩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

189 比起自己做决策,他们更希望引领者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与预设的目标相反,小组迅速通过依赖行为坠入逃避模式中。他们总是会误解和憎恨小组的引领者,认为引领者不够强权,不作为。事实上,过分依赖者对于权威人士或父亲形象的渴望如此剧烈,以至于他们会对拒绝满足他们要求的引领者进行污蔑和诽谤。

. 不过,要建立真诚关系,我们就必须让每个人都抛弃过分依赖心理,自己拯救自己。所以,对于引领者来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作为,无为而治,即使是身负骂名,被指责。

. 矛盾的是,在这些情况下,最好的引领者恰恰是那些甘愿冒险,甚至是乐于被人指责为领导不力的人。

190 不过,对引领者来说最难熬的不是别人的误解和责难,而是抵御权力对自己的诱惑,即放弃权力,让过度依赖的人们自己思考,从混沌中找到出路。

191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法则:你越想控制某件事物,这件事情就越容易失控。

在建立真诚关系时,引领者只有摆脱自己的控制欲,群体才有可能摆脱过分依赖心理,最终获得成功。

干预的时机

192 事实上过分关注可能会干扰真诚关系的发展。因此常规的原则是,引领者应该把干预限制在对群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的解释上。而所有这些干预的目的并不是告诉群体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而是唤醒它对自身行为的认识。

195 你能够原谅我的唯一方式,就是摆脱你的预期,让你的先入之见和欲望死亡。

199 驱逐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无论维系自身存在多么重要,真正的真诚关系总是会意识到,一旦将任何人排除在外,它从某个很重要的意义上来说就已经失败了。如果没有这种失败感和与之相伴的愧疚感,团体也就不能建立起真诚关系,它将退化为一种排他性的群体。如果它不再因为将某个成员排除在外而感到痛苦,就很容易往寻找替罪羊的方向发展,而它本身也将走向邪恶。

真诚关系,意味着在恶人的问题上不断地感受到痛苦和压力。

承诺,我们没有逃跑路线

203 陈诺,在建立真诚关系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要做出承诺,对群体的成败负责,我们没有逃跑路线。如果对群体中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不满,请不要回避,务必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情绪,而不是草草收拾行李,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毫无疑问,我们将会共同经历怀疑、焦虑、愤怒、抑郁,甚至绝望的时期,接受这一切,共渡难关。

真诚关系的纽带:沉思、故事和梦境

沉思 204 “沉思”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而其中的大多数与意识相关。沉思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审视,提升对自己之外世界的认识。自我审视是洞察力的关键,而洞察力又是智慧的关键。一个不擅长自我审视的人不能被称为沉思者。

故事 205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体验式的。这就是为什么要让群体几经磨砺,而不是一开始就给他们一张详细的路线图,告诉他们所有应该避免的陷阱,化险为夷,从而引导他们顺利度过各个阶段。在建立真诚关系时,故事的意义或许非常有用。

梦境 207 通过梦境,人们可以在无意识中创造出满足当下需要的故事。梦是具有补偿性的,它们所反映的往往是我们最缺少的,最需要从无意识中重新寻觅出来的东西。

第九章 建立长期真诚关系的两个案例

人为塑造敌人的过程也许是所有人类行为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

210 为了维系良好的状态,人必须在自我觉察和自我维护上持续付出努力。

人为塑造敌人,最具破坏力

217 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那些无法建立真诚关系的人们,在遇到共同的敌人时,通常都能放下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同仇敌忾,精诚团结。共同的敌人,不仅指敌对势力,也包括自然灾害。不过,当威胁消除后,人们又会回到过去。

. 面对共同的敌人,人们凭本能建立起的真诚关系并不牢靠,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人为塑造敌人,往往会对真诚关系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也很容易演变成乌合之众。乌合之众总是通过塑造假想敌,或者捏造虚假的威胁,利用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让人民凝聚在一起。爱,是真诚关系的本质,而恨则是乌合之众的本质。

218 人为塑造敌人的过程也许是所有人类行为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个人和群体都可能卷入其中,两者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同的。虽然这一行为在一开始或许都能促进群体的团结,但实际上却是真诚关系衰败和死亡的征兆。当一个群体开始塑造敌人,排斥异己时,它就不再具有包容性,也不再具有真诚关系。它成了“我们反对他们”的乌合之众,友爱尽失。而它塑造的假想敌很快就会变成真正的敌人。

. 要维持真诚关系,每个人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这种警惕是针对内部力量的,而非外部。相对于反对坏的,更应该关注于坚持好的。这也意味着并不否认世间的恶,但要坚持守护心中的善,使其不被玷污。

. 虽然真正的真诚关系不容易实现也很难维护,但很少有人会质疑它所追求的目标:共同生活在包容和爱的关系中,彻底成为自己。

219 一个真正的真诚关系在面对一个被指控为恶人的成员时必须不断经历痛苦的自我拷问:这个成员被排斥究竟是因为他确实有罪,还是只是某种形式的替罪羊?同样,几乎理所当然地,国家与国家之间总会相互指责对方,在国际关系中出现替罪羊。无论是在人与人的关系,还是国与国的关系中,塑造敌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 我们人类通常被认为是群居动物,被迫为了生存而彼此联系,但我们缺乏真诚关系,还达不到真诚关系所要求具备的包容性、现实性、自我觉察、坦诚、不设防、自由、平等和爱。仅仅作为群居动物显然是不够的,在鸡尾酒会上喋喋不休,在生意和地界问题上争论不止,这样的生活往往让我们感到孤独、焦虑和痛苦。我们的任务——我们基本的、核心的、至关重要的任务,是去掉虚伪的面具,化干戈为玉帛,在真诚关系中提升境界,这也是人类实现进化的唯一途径。

第十章 不一样的鼓声

接纳不一样的鼓声,不仅是建立真诚关系的基础,也是治疗“乌合之众”的良药。

222 没有冲突的沟通大多数是肤浅的,无关痛痒的。在社交晚宴上,你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装扮得完美无瑕,你对每个人微笑,而每个人也对你微笑,你们愉快地交谈着,将一些令人开心的玩笑话,彼此之间没有冲突,或许更准确的说法是,你们刻意隐藏了自己与别人的不一致,回避了冲突。我们需要社交,也需要彬彬有礼的交谈,但通过回避冲突所营造出来的其乐融融,毕竟是短暂的,这样的群体往往是虚伪的群体。

223 接纳不一样的鼓声,不仅是建立真诚关系的基础,也是治疗“乌合之众”的良药。在建立真诚关系的过程中,我们鼓励个性,接纳差异。即使令人烦恼和痛苦,我们也会敞开心扉,去接纳混沌。我们不害怕矛盾,不害怕冲突,因为矛盾和冲突能让我们避免狭隘和偏见,杀死心中的傲慢和自大。我们惊喜地发现,接纳矛盾和冲突能够撑开我们的心胸。

. 现在,官方基本上已经认可,健康的家庭实际上鼓励孩子以某种方式与父母“顶嘴”。顶嘴是一种沟通,父母可以借此弄明白孩子的意愿,孩子也能乘机(趁机)了解父母的想法。

. 夫妻之间有分歧和争执,恰恰说明男女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在情绪的波动上,在感受事物的方式上,在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在处理事情的行为上,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吵架充分认识到对方的不同和差异,或许最终就可以放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固执和偏见,学会倾听不一样的鼓声,实现人生的超越。

权力的傲慢

225 沟通的总体目标死,或者应该是接纳与和解。它最终有助于降低或消除误解的壁垒和障碍,正是这些误解将我们人类彼此分开。在这里我用了“最终”一词,意味着沟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各抒己见,需要激烈的争论和争吵,又是还需要愤怒。愤怒有助于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客观存在的障碍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击溃它们。不过,愤怒也是一种攻击性情绪,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制造混淆、误解、扭曲和怀疑,播撒不信任和敌意的种子。

226 当人与人发生冲突时,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用威胁的手段迫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一种是接纳对方,创造出信任、包容、完整和充满爱的关系。

228 不过,虽然面临冲突时,使用威胁和武力的确能够做到立竿见影,但有一个前提,武力所针对的对象是那些思想动荡不安,情绪和行为容易失控的人,如果不对他们使用强硬一些的手段,往往会给他们自己和别人带来危险。

. 所以,当我强迫别人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看对方的情况,并弄明白自己行为的正确性,避免狭隘与偏见,骄傲与自大。

有一句谚语:“骄傲在跌倒之前。”

骄傲有它自己的作息表。某些时刻,某些场合,骄傲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它会给我们带来自信。但有时候对个人和团体而言,它是病态的,具有破坏性的。

自信是我们心理层面的生存本能,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然而,如果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肆无忌惮压制别人,就变成了心理学家埃里克·弗罗姆所说的“恶性自恋”,它是个人和群体变得邪恶的千兆。

“权力的傲慢”就是一种恶性自恋,如同大多数偏见一样,它本身是无意识的,却常常制造出邪恶。

信任的力量

231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信任非常重要。缺乏信任,彼此心存戒备,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对方,只能激化矛头和冲突。

. “自证预言”。如果你足够长时间地、费尽心力地预言一个人会以某种方式行事,他或她就会以这种方式行事。

233 信任,意味着包容。我们信任一个人,首先需要包容他与我们的不一致,倾听他所发出来的不一样的鼓声。没有包容,就不可能有信任。信任的反面是质疑,包容的反面是排斥。质疑和排斥会让人感到孤独、焦虑、紧张和恐惧,在这些黑暗力量的驱使下,人会失去理智,变得疯狂,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相反,信任和包容则能消除人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并充满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放下戒备心理,袒露真情和真心,与别人建立起真诚搞关系。

接纳即治愈

236 在一段真诚的关系中,如果你被彻底接纳,就意味着你将彻底被治愈。

实际上,我之所以努力建立真诚关系,就是希望营造一种人人都可以被接纳的场景,置身其中,我们接纳触碰我们的人,我们接纳与我们不一样的人。我们在接纳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接纳。在接纳与被接纳的过程中,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相互拥抱,放弃了顽强的“孤狼”习性,放弃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和狭隘,敞开了心的大门,于是精神开始成长,人格走向完整,最终逐渐成为真实的自己。

(最后更新于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