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五星


  • 《走出思维泥潭》| Innovation Generation: How to Produce Creative and Useful Scientific Ideas

    Roberta Ness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

    第15页:关键问题在于,认知框架并不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它们是逻辑和情感的混合体。认知框架能同时影响理性和感性,因而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反应。然而,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对打破认识框架或范式的通常反应都是拒绝。

    第19页:常规的科学实验都根植于必要的假设和预期。但是伟大的进步往往需要颠覆那些搭建了科学世界稳定基石的经典理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这一点有很深的感悟:"在引起问题的认知框架内思考,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第44页:认知框架会引导你去看、听、闻,触和尝。你会选择性地关注那些你的认知框架认为重要的东西。那么,可以想象这将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会错过你的认知框架以外的一些细节。你的认知框架决定你观察什么,而观察到的东西又会使你进一步确信你的认知框架是正确的。这是多么自圆其说的预言啊!如果这样的话,你如何能看到那些会导致新认知框架的细节呢?只看到自己预期的事物,这会有多危险呢?

    第49页:真正的观察需要改变视觉倾向和突破认知框架,它几乎总是需要我们更加留心一些反常的事情。

    第61页:认知偏见被定义为系统性的心理错误,它会导致你对包括数字、社会接触和记忆在内的各种情境作出错误的评估。

    第62页:情境偏见(contextual bias)产生于环境比较的认知框架中。

    第62页:情境偏见中与社会紧密相关的是倾向或者渴望去成为你的朋友和邻居们那样的人。

    第64页:人们很难抛开对事物的第一印象。这一印象可能来自你身边某人的做法(情境偏见),或是源于你看到的第一个标价(锚定效应),当然你也有可能就是不愿意改变印象。这类偏见称为固着偏误(perseverance bias)。

    第65页:预期偏差(expectation bias)是指特定环境下你习惯看到的景象对你决策的影响。你的认知框架就是你的预期,当然是纯粹的期望。当认知框架引导你以一种使你误入歧途的方式过滤输入的信息时,预期偏差就发生了。

    第66页:你的现实感是围绕着记忆构建的。事后人人都是诸葛亮。后视偏见就是一种信念,指的是相信自己家的记忆比实际情况更准确。

    第67页:人们总是会对那些与最近发生的时间和期望相一致的记忆赋予过度信任。你将想法建立在情境中,所以身边人容易影响你(情境偏见)、第一眼看到的标价容易影响你(锚定效应)、第一影响(固着偏误)或对现实的假设(预期偏差)也很容易影响你的思维。你基于获得的信息作出推论,但这些推论并不总是理性的。就像认知框架会限制你的思维一样,认知偏见会误导你的决定。你自认为已经经过深思熟虑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其实很容易被看似安全、熟悉的认知框架妨碍。即使我们没有任何保守倾向,认知偏见也会使我们的决策远离独创和新颖。

    第86页:当面对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新范式时,科学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它。

    第92页:你不得不做一些你并不感兴趣的事情时,你就很难有创造力。

    第110页:普利策奖得主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说过,隐喻和类比是人类认知的核心。隐喻定义了我们处理记忆的"块",而类比帮助决定什么可以放在一"块"。

    第136页:让你的思维跳出认知框架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你把一个完全离谱的想法当作合理选项来加以考虑。

    第138页:你常常把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于基本的人格特质,而不是情境,特别是当你不了解这个人时。

    第148页:换句话来说,更聪明的参与者个体不一定组成了更聪明的群体。然而,群体智慧与群体的社会敏感度相关,也与参与者个体之间的平等关系相关。那些花最多时间让团队成员轮流发表意见同时强调倾听的群体,由此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团队整体的大脑能力,测试结果证明其实"最聪明的"群体。

    第159页:众所周知,"要忠于自我",但最正确的态度其实是我们都需要获得别人的反馈,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165页:乔达摩后来成为佛陀(Buddha)。自他以后,佛陀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的渴望达到的一种生存状态,事实上,佛陀这个词是指"觉醒的人"。

    第194页:不同于任何其他动物,人类忠实地传递文化和规范,以至于我们会"过度模仿"。

  • 《你好,小孩》

    李小萌 | 新世纪出版社 | ISBN

    第11页:年轻人,一个人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不是因为父母的期望,不是追逐社会的潮流,不是受到同伴的影响,始终要做自己,才不枉过一生。那怎么才能敏锐地感知自己是谁、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很重要的是始终相信自己是好的、是有价值的,值得被人帮助,也总会有人帮助的。融合而不退缩,独立而不孤立,敢于选择、敢于承担,即便到了老年,都还有自己的目标。

    第33页:如果孩子相信我们真的站在他的那一边,他就愿意放弃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做他更想做的——与我们积极连接。

    第39页:社交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连接力,人与人的互动构成了这个连接的网络,它的价值在于,当你有迅速与别人建立起合作关系的能力时,这张网络才会更加稳固,伸向更远的未知的地方。

    第41页:作为母亲,我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给她提供所需要的学习成长环境,让她能够达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第55页: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面有一个观点,知识等于体验乘以敏感度,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时代,如果你的体验度不够、敏感度不够,就等于在未来失去了竞争力。对于那些创新的机会、创业的机会,你根本没有办法抓住,因为你"看不到",或者说你没有能力看到。

    第63页:我这么在意明确这个孩子是我自己要生的,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在以后的养育之路上,有任何突发和意外,我都不会有埋怨,不会有不耐烦,会愿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70页:除了解释,他还要努力去理解、接受、保护,有时还要悦纳、捍卫、评价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群体可能说着与我们不同的语言,与我们有着别样的历史和习俗,或是在世界观、组织方式、价值观、对死亡和美丽的认识上都与我们不同。

    第80页:如果孩子惊喜地向你走来,那你就是一等的父母;如果孩子没有跑过来,但仍微笑着打招呼,属于二等父母;如果孩子认出是父母,却不情愿地打招呼,属于三等父母;如果孩子假装买看见改走别的路,属于四等父母。

    第81页:就拿我们成年人来说,下班就想往回赶的家,一定是你可以放松的地方,卸下盔甲、摘下面具也无需担心的地方。对孩子,何尝不是呢?家也是孩子放松休息、积攒能量的地方,有了这个能量他才能充满勇气地出去"打拼",而不应该时常:hlr:有个监视者在他身边

    第90页:从孩子的出生、母子身体分离的那一瞬间,就开始滑向一个必然不断丧失的过程。如果你试图去控制他,你就会越来越痛苦。

    第130页:对于孩子来说,母亲角色意味着拥抱、接纳,给予稳定的情绪,及时帮助自己解决"饥寒交迫"带来的痛苦;父亲角色意味着秩序、规矩,给予自信和力量,让自己能够无畏地面对世界。

    第134页:生命的意义在于尽情发挥你的才能,然后尽力回馈社会。

    第141页:马里兰大学儿童心理学家Maureen Black(莫林·布莱克)说,父亲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程度与"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参与程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而不是物理层面。

    第146页:爸爸和妈妈的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实际上,爸爸和妈妈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妈妈想让爸爸用跟她相同的方式来爱孩子,但孩子并不需要两个妈妈,他们也需要来自爸爸的、不同于妈妈方式的爱。

    第153页:"是点儿什么",不一定是指财富或权力,而是总有值得孩子骄傲的一些事情。养家糊口,是基本能力;是点儿什么,是被尊重的基础。

    第154页:很多心理学家都分析过孩子与父亲的复杂感情,除了养育者,父亲还是所有敌人的原型。

    第164页: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拥有健康的心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拥有用语言表达愤怒的能力和对愤怒在道德上的许可。

    第175页:孩子成长的理想环境应该是"在压力下可以依靠的、完整的、有凝聚力的核心家庭"。

    第184页:因此,除了不要相互竞争之外,还要表达爱,看到对方的好,以及做彼此生命中的替补队员,这是父母合作的几条基本原则。

    第190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全然独立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对一无二的天性,有着自己的天赋和使命。父母只是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桥梁,也需要在他们成年以前给予帮助和扶持,最终,他们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人生。不是孩子依赖我们,而是我们与孩子相互依赖,唯有如此才能使孩子打成这样的使命。

    第191页:如果我们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把孩子当成合作伙伴来相处,那么将会得到这样的好处:孩子成了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对过程和结果都有了责任感。把孩子当成合作者,我们就多了一份对孩子内在需求的观察和倾听,孩子对自己将要面对的挑战多了一份预知,并有机会自主做出决定,承担后果。

    第197页:首先,祖辈应该遵循的养育原则是:负责爱,不负责教。 这里的爱,是博大智慧的爱;这里的教,是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

    第209页: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先有接纳才有改变。你一旦学会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就能够改变并且更像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我想,那个人就是更好的自己。正如黄澜所说:"只有自己变得有魅力了,才能胜任世界赋予你的各种角色。孩子也会更欣赏你,以你为榜样。"

    第214页:教育不是控制,任何时候都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安全感。

    第220页:我想过,我希望在女儿眼里我是一个真实的人——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有喜怒哀乐,总体强大偶尔脆弱,干脆利落稍有唠叨,有自己的生活但最爱的人是她,心胸豁达,利他,有同理心。

    第237页:我们养育孩子的基本追求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帮助孩子独立,让孩子从一个依赖父母的自然人,过度成为能够自给自足的社会人。

    第247页:焦虑背后有两个相信:一是我们深信不疑那个具有威胁性质的建构情境必然会出现;二是我们相信自己对这个事情没有有效应对的能力。当这两个相信同时发生,焦虑就会产生。

  • 《人生只有一件事》

    金惟纯 | 中信出版集团 | ISBN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年谱》

    第18页:回想过去的自己,获得不怎么样,就因为把"当真"和"认真"弄颠倒了。那种活颠倒的样子,就是拿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太当真,面对的自己的事却不认真。

    第19页:在各种关系中,只有我如何对待别人,才是自己的事,是能做主的事。无论别人活得好不好,无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都接受、尊重、关心和付出,并把关系中的问题当作功课,拿来修正自己,这才是该认真的事。

    第19页:有这样的体悟后,每发生一件事,首先要弄清楚;到底是谁的事;然后对老天的事别人的事保持幽默,不当真;对自己的事,认真对待,莫放过。能这样活,才算没活颠倒,才算对自己的人生负起了责任。

    第30页:人生苦乐成败,大约脱不了"关系"二字。在关系中,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其实只有两个念头。其一,叫做"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其二,叫做"我想不想和你一样"。如果别人并非"不得不",而是真心的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样,那么你们彼此的关系应该就"没别的事"了。

    第31页:所以人生的意义,真的不是"想"出来的,只能"活"出来。人生除了活好,真的没有别的事。

    第36页:最明显的是那些爱生气的人。生气是非常伤身的情绪,他们竟然容许自己经常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真实太不爱自己了。此外还有抱怨、嫉妒、占有、比较,也包括不那么明显的傲慢、伪装、疏离、依赖、冷漠、好强,当然也有时下流行的媚俗和"酷"。这些背后的根源,都处于不爱自己。

    第37页:我由此发展出一条简单的准则:自己面对每件事的行为,如果能让自己更满意,更喜欢自己了,就表示做对了,否则就是做错了。通过这样不断地检视和修正,更爱自己,并因此更爱别人,都是必然的结果。

    第38页:如果你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不想控制事情该如何发生,就没有理由焦虑。

    第39页:对治的方法只有两个:行动或放下,别无他方法。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就是你自己选择了焦虑,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40页:我对他说:"你老婆没冤枉你,因为你乱丢袜子背后的念头,就是觉得自己很大、别人很小。你这么大、她那么小,人家很难平起平坐和你做夫妻,所以才和你过不去。"

    第47页:我也发现了一个诀窍:要修炼愿意,为别人容易,为自己难;大家一起容易,自己单独难。

    第50页: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我的另类解读是:你把别人想成那样,你自己就坠入地狱;如果彼此都把对方想成那样,关系就坠入地狱;如果一群人把一群人想成那样,社会就集体坠入地狱。而这些"想",从来都不是全部的真相。

    第51页:人一旦陷入自我的思维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就业力缠身;一群人的业力缠身;则陷入共业;身处共业的人,对真相看不见,也没兴趣,即使铁证如山也不信,继续上演"罗生门"。

    第63页:改正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先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到底是希望对人有帮助还是为了彰显自己。

    第70页:一个开窍的人,能想到以前想不到的,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听到以前听不到的,说出以前说不出的,做到以前做不到的,最后活出以前活不出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突破!这样的突破才能超越无常。

    第96页:让人真正愿意"听你的",其实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你"听我的"!

    第127页:正如福禄培尔所言,"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第132页:回头一看,凡处于"不信"状态时,总是低迷、混乱、复杂,看不到希望;凡处于"信任"状态时,都是安定、清晰、简单,对未来有把握。

    第135页:多数造成麻烦的事情,都已经是"结果",通常"原因"都不在这些事情里,而在更深的源头处。

    第169页:人要能喜欢做,关键是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内涵,从中找到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所在。有意义了,喜欢自在其中;若是已经尽力,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工作的意义,那就该换工作谋生了。

    第172页:原来苦不来自外在环境中的人、事、物,只来自内在的妄想和执着,人被自己的妄想和执着绑架,无法如实与外在世界的无常相应,苦就是这么来的。

    第176页:各行各业,凡有成就者,必有洞察力,它是卓越人物的基本素质。

    第178页:在我的人生阅历中,学会了看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仅观其行,还要见其性。

    第197页:活在当下是人生唯一重要的事,你的心在,就会带着你的生命前进,前进到有力量,也会带动别人的生命一起前进。

    第198页:任何人想要大家同心,首先要自己修心:时时放下"小我"的得失心、执着心,以众心为己心。修出这样一颗真心,所作所为,自然让人想跟他在一起想跟他一样,领袖气质就出来了。这就是领袖的承担。

    第200页:至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可能想出来的,只能活出来。

    第204页:如果发现组织内有人用"都是我的错"的态度待人处世,别怀疑,他就是以后能扛起大事的人。

    第213页:如此才慢慢看到,我想得对没用,因为做的人不是我,必须是他想出来的,才有可能由他做出来。否则必将累死了自己,也耽误了别人。

    第235页:最重要的是让有能力的人得到应有的回馈,但是主导事业方向的权力却只能"有德者居之"。

    第239页:一个人若既摆过地摊,又跑过江湖,境界与格局兼备,自然又谦虚,又有意志力,便可成为科斯林所称的"第五级领导人"。

  • 《洞见》

    罗伯特·赖特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

    第V页:我们做这些事取得成功的时候就会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其实是基因设计出来的,可以说是大自然为了我们去这么做而给我们的回报。

    第VI页:所谓"理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各种感觉的说服工具,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

    第VI页:我们主观地赋予万事万物各种内涵——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据此给他们打上好的或坏的各种标签。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这就是"色即是空"。

    第102页:感觉并非你所认为的"自我"的一小部分,它们近乎那个"自我"的核心,它们所做的事情正是你以为"你"所做的事情:做决定。是感觉"决定了"当下由那个模块负责,随后由该模块决定你在那段时间里所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不执于情"有助于你接近"无我"境界。

    第105页:再强调一次,忌妒是模块控制大脑的典型极端案例。人开始扔东西、大喊大叫,就说明大脑已由新的模块负责管理。即使忌妒没有发展到愤怒的阶段,它本身仍然具有明显的偏执属性,迫使你的大脑不断重复同一系列的想法。

    第111页: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变局势。

    第125页:毕竟,感觉其实是一种判断,判断对象是各种事物如何与一种动物的进化论利益关联。

    第135页:自控的挣扎——至少在这种特定情况下——是上述两种价值观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感觉之间的冲突。理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无非是两种价值观的代理人。

    第137页:换言之,两类模块并没有更"理性"之说,只不过二者不同的目标,在特定的那一天里,一种模块比另一种模块更强而已。

    第139页:"商议",或许是一种方式,可以 预先 确认做某件事不会惹恼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人,或者可以得到这些人的承诺,以防我们的决定惹恼其他人,他们会支持我们。但有时——特别是对方把我们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商议"就是真商议:寻求指导。

    第154页:我们的大脑会尝试将最模糊的模型转化成某种有意义的东西。我们喜欢编造故事,论述事物的真实面目,阐释其深层的意义。

    第157页:本质并不会独立于人的感知而存在。

    第173页:感觉会给事物灌输"本质"。

    第189页:我之所以把自己排除在外,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是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才出现不当行为,做坏事并不是"真正的我"。但是换作他人,我就不太会思考这种可能性。这正是基本归因错误:我将他们的行为归因为性格,而不是情境;我认为恶可以追溯到他们自身,而不是环境因素。

    第190页:为什么人脑要这样设计,在评判他人时忽视或轻视情境因素的影响?首先要记住,自然选择设计人脑并非要我们准确地评判他人,而是要引导人们作有助于本人基因传播的交流。

    第191页:我们看到他们做的事情,都是他们当着我们的面做的,而我们也了解他们面对他人的举止是于此不同的。但是,从利己的角度来看,我们忽略这种变量,将我们眼见的行为归因为他们的性格,这样做是合理的。这样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好的或坏的本质,就是最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我们的朋友和盟友的朋友自然有好的本质,对手和敌人自然有坏的本质。

    第201页:其实,你或许会说,看不到本质与没有先入之见是同一回事,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从事物中感到的本质,就是大脑对这些事物程式化的先入之见。这些先入之见使我们对事物的反应类似权宜之计,但并不一定是对事物的真实理解。

    第205页:不给事物归因太强的本质,正是自由的源头。

    第227页:感觉通常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分别对应包含吸引和厌恶的要素,换言之,就是包含了贪爱。

    第240页:"不要做判断"的根本含义是指,不要让感觉为你做判断。

    第241页:平常的生活就是一场幻觉,刺破幻觉,看到事物的本相,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第249页:只有事物不再诱发感觉——我们平常对事物的情感反应受到抑制——我们才会把这些事物看作"空的"或"无相的"。

  • 《聪明的投资者》

    Benjamin Graham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

    第xiv页:要一生投资成功,只需要两个因素——有一个正确合理的思考框架让你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有一种能力让你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避免情绪破坏这个思考框架。

    第55页:随着每一次新的乐观和悲观情绪的潮起潮落,我们会忘记历史并抛弃一些久经考验的原则,但是,却往往会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偏见,并对其深信不疑。

    第60页:"无论证券价格出现怎样的波动,这种投资法都能使人满怀信心地取得最终的成功;迄今为止,尚无任何可与美元平均法相媲美的投资法问世。"

    第62页:我们奉劝那些初学者: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和金钱浪费在试图战胜市场上。

    第78页:与一般的普通股投资相比,对成长型股票公司的分散化投资并不能带来优异的回报。

    第78页:在这种投资领域,极好的未来前景已经完全被市场发现了,而且已经通过当期的市盈率(比如,20倍以上的市盈率)得到了反映。(我们建议,防御型投资者股票购买价的上限为过去7年平均利润的25倍。这两个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样的。)

    第80页:市场至少会对那些因为发挥不令人满意而暂时失宠的公司做出低估。

    第83页:或许,在选择证券组合时,积极型投资者应该这样去做:首先采用"低市盈率"的想法,然后再增加一些其他的定量和定性要求。

    第84页:因此,这里的理想状态是:一家著名大公司的股价,既大大低于其过去的平均价,有大大低于过去平均的市盈率。

    第91页:在向防御型投资者提出建议和忠告时,我们要遵循(心理上和数学上的)三个要求:基本安全性,选择方法简单,以及有望获得满意的结果。

    第97页:实际上,"聪明的投资者"的传统定义是,"那些在熊市(其他人都在卖出时)买入,在牛市(其他人都在买入时)卖出的人。"

    第100页:无论如何,投资者最好是事先接受所持大多数股票上涨的概率——比如,今后5年内不同时期价格的上升幅度,比最低点高出50%或更多;价格的下降幅度,比最高点等值的三分之一或更多——而不能仅仅只看到可能的情况。

    第101页:公司过去的记录和未来前景越好,其股价与账面值之间联系越小。但是,超出账面值的溢价越大,决定公司内在价值的基础就越不稳定——这种"价值"就更加取决于股市的情绪和容量的变化。这样,我们最终面临一个悖论:公司做的越成功,其股价的波动可能会越大。

    第102页:如果投资者特别关注自己的股票组合的选择,那么他最好集中购买售价能较好地接近于公司有形资产价值的股票——比如,高于有形资产价值的部分不超过三分之一。

    第102页: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必须要求:合理的市盈率,足够强有力的财务地位,以及今后几年内的利润至少不会下降。

    第105页:大多数企业的特点和经营质量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会变得更好,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变得更差。

    第107页:投机者的主要兴趣在于预测市场波动,并从中获利;投资者的主要兴趣在于按合适的价格购买并持有合适的证券。

    第107页:总体上讲,投资者较好的办法是,只要有钱投资于股票,就不要推迟购买—— 除非 整体市场水平太高,而不符合长期以来所使用的价值标准。精明的投资者可以在各种证券当中,寻找到产生廉价交易的机会。

    第110页:在华尔街,人们不能指望任何重要的东西会完全像以前那样再次发生。

    第131页:证券分析师对投资者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态度。如果投资者向分析师提出正确的问题,他就有可能得到正确(至少是具有一定价值的)答案。

    第190页:如果从标准的选择分析的角度来看,股市上真的有很大一部分股票经常受到歧视,或者是完全被忽视,那么,聪明的投资者就有从起相应的价值低估中获利。

    第269页:因此,我们总体上认为,真正的投资必须有真正的安全边际作为保障;而真正的安全边际可以通过数据、有说服力的推论以及一些实际的经历而得到证明。

  •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James P. Carse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

    第17页:我们过着一种人生,而表演者另一种或几种人生,并试图让自己一时的遗忘成真并一直以往下去,这个事实我们何时才会去面对呢?

    第17页:自我遮蔽是一种矛盾行为,一种对自由的自愿抽离。

    第22页:惊奇导致有限游戏终止;而它是无限游戏继续的原因。

    第23页:这里的开放并非指坦率,而是开放自己的弱点。这并不是暴露自己不变的个性——一如既往的真实自我,而是暴露自己不断的成长——有待成为的动态自我。

    第23页:教育揭示出过去的越来越丰富的东西,因为它发现了过去未完成的事物,训练将过去视为已结束的时间,将未来视为将结束的时间;教育引导人走向不断的自我发现,训练引导人走向最终的自我定义。

    第31页:人们往往想要保存的是公众形象,一种永远受到遮蔽的自我。

    第31页:无限游戏参与者的生和死都是为了延续他人的生命。

    第33页:无限游戏参与者对游戏是否能继续的影响最小时,其表现就最好。正因此,他们以凡人之躯参加游戏。

    第36页:只有两种或多种因素处于对立时,权力才变得明显。

    第37页:权力由游戏的结果决定,一个人并非因为强大而获胜,而是通过获胜变得强大。如果在游戏开始之前,一个人就拥有足够的权力赢得游戏,那么接下来发生的根本不是游戏。

    第40页:我有力量并不是因为我能通过与他人的竞争的结果去强迫他人做我想做的事,而是由于我能允许他们在我与他们竞争的过程中做他们想做的事。

    第41页:邪恶不是对权力的获取,而是权力的表达。

    第72页:规则是对一致同意的一种表达,并不是对一致同意的要求。

    第140页:神只有通过聆听,才能创造一个世界。

  • 《START WITH WHY》

    Simon Sinek | Penguin Random House UK | ISBN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

    1. WHY is what you BELIEVE in which benefits everyone, but not WHAT are you doing.

    2. Start with WHY, but know HOW, WHAT you do serves as the tangible proof of WHY you do it.

    3. WHY, HOW and WHAT must be BALANCED.

    Page 80: When we are selective about doing business only with those who believe in our WHY, trust emerges.

    Page 88: Cultures are group of people who come together around a common set of values and beliefs.

    Page 89: Some people are good fits in French culture and some people are good fits in American culture. It is not a matter of better or worse, they are just different .

    Page 90: A company is a culture.

    Page 104: That's remarkable concept: only when individuals can trust the culture or organization will they take personal risks in order to advance that culture or organization as a whole.

    Page 111: This is the root of passion. Passion comes from feeling like you are a part of something that you believe in,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If people do not trust that a company is organized to advance the WHY, then the passion is diluted.

    Page 185: The single greatest challenge any organization will face is ... success.

    Page 214: It comes from looking in the completely opposite direction from where you are now. Finding WHY is a process of discovery, not invention.

  •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 | 译林出版社 | ISBN

    第159页:人的幸福,因撞到千载难逢的大运而得者为数寥寥,由日积月累的小惠而生者比比皆是。

  • 《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堪布 | 海南出版社 | ISBN

    第135页: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第170页:可恶之人总能一眼看到我们的弱点,直戳痛处,因此与他的相遇是我们修行的良机。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着,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

  • 《穷查理宝典》

    彼得·考夫曼 | 中信出版集团 | ISBN

    第485页:解决愚蠢的乐观主义的正确方法是通过学习,习惯性地应用费马和帕斯卡的概率论。

  • 《思考,快与慢》

    Daniel Kahneman | 中信出版社 | ISBN

  • 《舆论》

    沃尔特·李普曼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刻板印象(stereotype)和「经验」一样(本应该)是中性的,它既是对同一个客体避免和简化的对已知部分的重复理解,又是主动性懒惰对未知的进一步了解。

    在很多的时候,人们使用权力和权利,让为自己生活环境留存在已有由的刻板印象中——为了自身的舒适——符合自己的预期、恒常。

    难的是,不断地对自己已有的刻板印象进行「重构」,这是一个及其费脑力的活动,且很难觉察到"短期收益",会给人一种「有什么用?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最难得、最珍贵的投资。

    第258页:首先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最令其感兴趣的事物永远是他自己;除此之外,他最关心的则是他的邻居。

  • 《少有人走的路1》

    M.Scott Peck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ISBN

  • 《少有人走的路5:不一样的鼓声》

    M.Scott Peck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ISBN

  • 《乡土中国》

    费孝通 | 人民出版社 | ISBN

  • 《未发现的自我》

    荣格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

  • 《人性能够到达的境界》

    亚拉伯罕·马斯洛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ISBN

    第154页:人变得越完整,世界也变得越完整。这是一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条信息的含义显然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内容,还有来赖于人格对它的反应程度。更“高深”的含义只有更“高深”的人才能领会。站得高,看得远。

    第193页:"疾病的本质是渴望得到不利于我们的东西。"

  • 《自私的基因》

    查理斯·道金斯 | 中信出版社 | ISBN

  • 《活出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 | 华夏出版社 | ISBN

    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

  • 《自卑与超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吉林出版集团 | ISBN

  • 《恰如其分的自尊》

    克斯斯托弗·安德烈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

    \(自尊= \frac {成功}{自我要求}\)

    • 自尊取决于在我们眼中我们的行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接近自己的理想时自尊水平偏高,远离自己的理想时自尊水平偏低。

    • 对于自尊来说,最理想的方式是培养出两种视角:往下看让自己安心,往上看激励自己努力。

  • 《你为什么不道歉》

    Harriet Lerner / 哈丽特·勒纳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第112页:我们总是这样,一遇到问题就像搞清楚谁对谁错,是谁挑起的争端。实际上人际关系问题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上面两位旁观者既对也不对,因为人际关系是以圆形而不是线性方式互动的。也就是说,一方的行为会引发并强化另一方的行为。对于人际关系问题来说,我们要考虑的真正问题不是争端由哪一方挑起或是哪一方不对,而是双方怎样才能在互动中各自修正自己的应对方式。

  • 《动机与人格》

    亚伯拉罕·马斯洛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

  • 《一位鬼才的经营自白》

    铃木敏文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