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1 对此,我常常羡慕不已,说走就走的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于她,都是简单的发生。
更让我赞叹的是,她内心的自由。
通常让我们无法畅享人生的原因有二:一是原生家庭和过往生活中的伤痛经验,二是新近发生的令人不爽的大小事件。应对的方式通常也有两种:一种是对过往负面感受的投射选择逃避,实则是重复旧模式;另一种是紧抓不放,以惨痛的故事寻求关注,在各种身心灵课程中寻求疗愈。
2 翻看书中安心成长和蜕变的篇章,我看见她呈现出另外一种可能性。一方面她安于当下一刻,享受着生活中点滴的幸福;另一方面,对于过往的经历和此刻的卡顿,她不迎不拒,不向外求,选择真实面对。用她的话说,就是"内省但不内疚"。这种滋味淬炼带来的是不断升级更新的人生信念,常保新鲜,宛若新生。
. 她说在一个团队中如何反馈很重要,通常我们都会急于指出对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是否可以先反馈对方做得好的地方,以及自己得到的支持。
我信息:指不去评判对方的行为,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方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
3 安心的生命里,有一种特别的真诚。
她把这种真诚放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无论是对自己、对待家人,还是对待友人。
. 我愿意用 信任来代替控制 把她对自己的管理权还给她。 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成为她自己 ,可以在我面前轻轻松松而不是倍感压力。
我曾经细细地揣摩她是怎样做到的。我想,这源于她把 P.E.T. 的精神融入平凡小事、点滴日常。 因为没有评判,所以他人愿意敞开;因为不越界,所以他人不会依赖;因为没有优越感,所以他人感受到尊重;因为没有操控心,所以没有伤害;因为内外一致,所以感受到纯粹的初心。
安心的生命里,有一种久久的坚持。
自序
5 有时候我觉得"沟通"只有两个字,但做起来太难;有时我又觉得沟通并不难,难的是一个人的心性和愿心,是否敢于面对自己,是否真正想要健康的人际关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沟通其实不难。
倾听 6 伴随同理、接纳和真诚的内在态度,通过倾听和陪伴,梳理孩子被卡住的情绪或感受,协助孩子的情绪流动, 让孩子重新回到情绪与思考的平衡状态,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够思考如何解决他所遭遇的问题的空间,而不是把孩子的问题拿过来,替他解决。
表达 在表达方面,通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会有一个误区:"当我对他有不好的感受时,最好不说出来,说了可能会伤害他。"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表达方式不恰当。 当我们遇到自己被卡住、处于问题区(被他人的行为困扰)的情况时,应该表达"我信息",而不是指责他人的"你信息"。 通过"我信息"的表达,不但不会伤害对方,反而让对方有机会学会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世界,使彼此的关系更深入,甚至有可能帮助对方成长。
应对冲突 第三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关系中,我们如何应对无法避免的、必然会发生的两种冲突:需求冲突和价值观冲突。
需求冲突:一方的行为给另一方带来了具体而明确的影响,比如孩子想听音乐,而父母想要安静休息。
价值观冲突:不接纳对方的行为,但是对方的行为并没有带来具体明确的影响,是看法、观点、信念上的不同。
关系建设 7 生活中,如何在大家相安无事或无人受到情绪困扰时,通过关系技巧的使用、时间管理以及环境调整,来促进彼此的关系,也是 P.E.T. 里非常重要的部分。
8 "行为窗口"是整个 P.E.T. 的精髓,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很大的智慧。它不以好坏、对错标准来进行问题归属。
问题归属:在 P.E.T. 里通过行为窗口,把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归位四类:他人(孩子)处在问题区、无问题区、我(父母)处在问题区、双方处在问题区。
简单来说,问题归属就是当时谁有情绪、谁被困扰、谁就处于问题区。
. 以往我们处理问题时,可能总想分出好坏、对错、曲直、高下,思维陷入二元对立模式。而行为窗口恰恰打破了二元对立模式,让我们回到沟通的本质上来。
沟通的本质不在于论对错,而是在当下的那根片刻、谁被卡住?谁遇到问题?谁需要被帮助?谁要为此负起责任? P.E.T. 父母效能训练的奇妙与卓越之处在于,突破以往的习惯,引领父母进入 沟通的本质:没有对错的评判,只有事实的陈述和真实感受的流淌。我们之间没有好与不好,只有相同或者不同。
9 P.E.T. 所传递的精神是一致性沟通,它没有评判,界限分明,鼓励关系中的各方为自己负起责任,它平和而没有攻击性。正如我的好友微微辣所总结: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
当我们能够活出这几个特质时,也就活出了 人本的精神,活成了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自我调整:在与孩子出现 价值观冲突时 ,不是改变孩子,而是 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做出调整 。
1 不越界
1. 中国式越界
3 尽管少数人已经从混沌的无界限开始捍卫自己的界限,但大多数人的越界还在无意识中进行,这些行为往往被冠以正义或"为你好"的帽子。
情景四:拉帮结派 5 这种无界限表达方式,其实很普遍。很多人在发表看法,或提需求时,会说"我们大家觉得""我们所有人都这么看"。似乎不拉上大家,不足以有理有据;似乎不站进队伍,不足以抗衡心头的无力感。
其实很多时候, "们"不存在,只有"我"而已 。
情景六: 劝说 6 人到中年,谁没事想离婚呢,有此想法,想必当中有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很多人不明就里,甚至不想明就里,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 一位妻子看完我关于"中国式界限"的文章后,推荐给她先生看,担心先生没有仔细阅读,干脆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先生听,谁知却引起了激烈的争吵,受到先生的指责。
这位妻子分享文章给她先生,并不越界,可当她想通过朗读来确保先生仔细阅读时,其实就是在实施隐性操控,实质就是越界。
而她的先生,界限被侵犯时,无力为自己守护,于是采用了攻击的方式,指责对方。这就是典型的 反越界不成,反而演变成了越界。 显然,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我的界限、你的界限,纵横交错,混杂一处,加上投射其中的情绪,更是一团乱麻。
. 真相其实是,当我无法为自己守护,无法跟对方简单地说声"嘿,我想坐回自己的位置"时,我的内在就会有沮丧、无助和无力感,这些不被表达的感受衍生成愤怒,于是我便开始攻击对方,想告诉对方她是不对的,她不应该这么做,而此时我已经越界了。实际上, 对方有什么样的做法、什么样的价值观,那是她的人生、她的世界,与我无关。
8 生活中常见的另一种反越界不成却变成越界的情形是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所有受害者内在上演的都是一种隐性攻击。 通过展现自己的受害,来实施对对方的潜在攻击,而攻击就是越界。
. 第三种反越界演变成越界的情形是被侵犯的都是自我的界限,通常体现为自我憎恨、自我攻击,甚至是自残。
当自我的界限被侵犯时,有的人会产生 都是我不好的错觉,这跟自我的低价值感有很大关系。
. 看见他人对自己的越界很容易,而看见自己对他人的越界所做出的的反应(隐性的越界)却很难,因为 隐性的越界伴随着很多的应该和理所当然 ,想要看见这个部分,就需要对自我的冲击与内省。
9 克里希那穆提 说,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这就是心灵的纯真。
. 如何做到不越界呢?在他人遭遇困扰时,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就会对他人产生一份信任,不剥夺他人的成长机会,不妨碍他人发展面对问题的能力。正如张德芬所说,舍得让爱你的人受苦,受苦是心灵成长的资粮。
. 去倾听和陪伴,而非直接去把对方的问题解决,抢走他人的问题,剥夺他人去经历的权利。 被允许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渴望 。大家应该都体会过父母直接把孩子的困难解决之后,孩子的沮丧感。
10 我们还可以分享我们的经验,但 不是站在一个"我懂,你不懂"的角度去指导去说教,又或美其名曰提供帮助 。一个人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 经历和体会 ,获取自身的经验,化为自己的生命财富;又或者是经由他人的分享,对自己有所触动和启发,从而调整自己。
. 所以,当他人侵犯了你的界限时,该为你的困扰、需求甚至情绪负责的人是你自己,你是那个要主动去沟通的人。
. 这种沟通不是去指责对方应该如何,而是坦诚对方的行为带给你的困扰是什么,坦诚你的感受,这才是一个 灵魂成熟 的人该有的方式。
11 界限的本质绝非关系的破坏或疏远,真正的界限感是带着温度的,是源远流长的细水,滋养彼此的灵魂,因为当中充满尊重和信任。
关于界限, P.E.T. 沟通模式的创建者托马斯·戈登博士的人际关系信条,就完全体现了人本精神,无伤害、负责任、不评判。
2. 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
老人说我们,我们怎么办? 15 除非家里老人比较开明,能与时俱进、接受新观念,不然,不要期待改变老人,他们的价值观已经根深蒂固。我们能做到得最好的,就是自己不受影响。
3. 少些期待,多点界限
18 凯迪说:"我很开心,我的孙子不必因为要得到我的爱而为我呼吸。他的呼吸是谁的事?不是我的事。不管他呼吸与否,我不愿错失他存在的每一刻。我知道即使没有任何呼吸,他也活了自己完整的一生。我热爱真相,而且以它当下的样貌来爱它,丝毫不受任何幻想摆布。"
19 我想,做到如凯蒂一样的纯粹界限显然是不容易的,但至少,我们可以减少对孩子的期待,多些尊重。有了尊重,也就有了界限。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始于彼此的相同点。比如伴侣,一开始看见的总是对方与自己的志同道合,慢慢地,彼此的不同逐渐显露, 然后开始紧张、恐惧,害怕那个不同是对自己的否定,害怕那个不同会带来对方的远离。
若能把觉察带入这样的时刻,就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渴望的是对方的认可,期待被对方发现,而这份最初的渴望和期待来自父母。 多少次我们对父母有同样的渴望和期待,但绝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期待总是落空,于是,我们出发去寻找他人的认可和看见 。
20 我们也会把这样的期待投射到关系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投射,所以我们更愿意与跟我们有相同认识和价值观的人成为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成为伴侣,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最初的那份渴望。
. 期待就是欺骗,期待就是越界,期待过度就是操控。
21 停止期待,其实就是开始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时,就不会在关系中投射你的期待了。
4. 失去自己的疆域,就是泄了气的气球
25 我总在想,若父母不能成为孩子放松的港湾,不能允许还在做自己,给予孩子理解,让孩子活在生活的恐惧中,那么还在极有可能会感到绝望,选择关闭自己的感受,放弃自己的梦想,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 但愿有更多的父母能从过去的经验中醒来,能意识到时代已不同,生存不再是问题,允许孩子活成他们自己。他们或许会跌倒,或许会走错路,但我们会给予他们陪伴。
6. 谁是需要帮助的人
31 这或许跟我们习惯于以好坏对错来归属问题区有关。而 P.E.T. 的问题归属,跟好坏对错的评判没关系,因为沟通的本质不在于好坏对错,而在于沟通双方愿意坦诚自己和尊总对方,共同面对当下的真相,寻求帮助或给予帮助。
7. 投射让我们偏离真相
35 有些行为常常被误以为是爱的行为,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投射自己的种种给孩子,在心理上侵犯孩子的界限。
. 投射不是爱。只要带着投射,我们就偏离了当下的真相,看不见发生了什么,更看不到眼前的人。
. 人与人之间会有那么多纷争,就是因为各自都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不是对方,而是被我们涂上颜色的对方。
有时候,我们把软弱和无能投射给孩子 36 或许在马舒雅的内心,孩子是极度需要保护的,非常容易受伤的,甚至是有些可怜的,她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全部投射到孩子身上,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所以她老公才着急地说,跟同龄孩子相比,女儿的能力落后好多。
有时,我们把分离的焦虑投射给孩子 37 大部分这样的情况,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分离焦虑来自妈妈,而非孩子。与孩子的分开虽然短暂,却勾起了妈妈对别离的恐惧。
有时,我们将对食物的焦虑投射给孩子 38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需要给孩子提供健康可口的食物,但如果父母总是担心,可能需要看看,到底是孩子在吃的方面影响你,还是你对食物所持的想法在影响你。
有时,我们把自己的匮乏投射给孩子 39 给的背后是匮乏,那么接受者得到的又是什么呢?如果看不到这点,我们还会抱怨孩子,觉得对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父母给得再多,不是孩子需要的,其实等于没有给。
有时,我们会把爱投射给他人 40 有多少时候,我们错把投射当成爱,但这不是爱。真正的爱,伴随着察觉,有了察觉,才不会在心理上越界。
8. 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41 界限的守护,需要信任。如果我们无法信任孩子,就总会想着做点儿什么来"保护"孩子,比如说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42 A 妈妈又说:"可能我做惯了好学生,接受不了被老师鄙视。我再次觉察我不够坚定的内心,所以被外人的评价影响了。我参加工作坊的一个目的就是面对当前中国的教育环境要淡定,不能迷失。"
. 我不认同老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但不知如何与老师沟通。上完工作坊之后,我发现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比如我觉得老师没有交代清楚就批评孩子,孩子受委屈了,其实是我自己觉得委屈,孩子可能完全无感。解决的方法还是调整自己,不可能因为不认同教育理念就换老师、换学校。
43 "我猛然发现,孩子不属于我,她属于这个时代,她有着自己的应对方法,不论我是否认同,那就是她。我必须学习去接受。"
44 在我表示我不会去找老师后,她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在孩子看来其实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她完全可以面对,根本不会受困扰。但是她担心妈妈会小题大做,担心妈妈会因此而焦虑。那时我才知道,比起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我的孩子反而更担心我。我开始反省自己对她的不信任,我看到在这件事情商,我把自己的担心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45 谁说我们的孩子需要抗挫折教育?与其说孩子需要抗挫折能力,不如说父母更需要。就像C妈妈说的:"我觉得老师没有说清楚就批评孩子,孩子受委屈了,其实是我自己受委屈了,孩子可能完全无感。"
孩子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很多事情其实他们是有能力去面对的,比起所谓挫折,孩子们可能更担心的是父母的情绪问题。如果父母有平和的心态和孩子应对能力的信任,可以帮助孩子更从容地应对外在世界的各种问题。
. 抗挫、穷游、富养,都是违背自然的、刻意的,就像小树苗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有人说,不是天天都有阳光雨露的,我们要减少阳光雨露,让它先学会受苦。
46 身为父母,在内怀有信任和尊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土壤;在外给予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充满安全感的港湾。无条件养育是最好的抗挫折教育,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9. 自我修复——孩子本有的智慧
表达和倾诉 49 尽管大部分承认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们并非天生如此。当我们是孩子时,会很顺畅地表达感受。不幸的是,孩子在表达感受时常被打断或否定,以至于慢慢地离开了自己的感受,而离开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离开自己的心灵家园,无家可局的人当然是惶恐的,我想这就是人类为何有很深的存在性焦虑。为了回避焦虑,最常见的应对模式就是保持忙碌,不给自己空闲下来的机会,因为一空下来,焦虑也随之而来。
角色扮演 51 英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兼今生分析师温尼科特说,孩子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起来的自我是真自我,是生动而流动的,放松、专注,并天然地富有创造力。相反, 孩子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起来的自我是假自我。
52 所以,父母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的心灵,而长出与风雨共舞的翅膀是他们的本有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与其教育,不如去爱。因为孩子不需要教育,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来。
10. 当他人发生冲突时,停止越界
54 要做到不偏不倚,不评判,协助纷争的双方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协助双方使用第三法来解决问题。
55 如何介入呢?简单说来:不当法官,不论是非对错;倾听双方,协助双方表达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如果是婴幼儿,大人可以与孩子一起想办法,一起执行,后续要跟孩子确认他的感受。
56 妈妈既不用动怒上火,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运用第三法处理双宝的冲突。妈妈既不用动怒上火,更不用进入头脑评判对错,而是协助孩子表达彼此的感受和需求,所以懂得有效的沟通的妈妈会更轻松、更自信。
2 不评判
62 评判带来分离,当你评判自己时,你在远离自己;当你评判他人时,你在远离他人。评判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惯性,每时每刻,在每一个情景里,我们都容易进入评判,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因为评判,我们很难与他人产生亲密感。
. 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评判。当我们停止评判时,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发现问题的真正答案,给予他人更多的同理。让一个人发生改变的并非评判,而是接纳。
. 卡尔·罗杰斯这样比喻非评判的态度: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去想要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橘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地望着。
不评判,也包括不赞美。事实上,赞美也是评价,赞美会让孩子偏离自己的中心,去做别人喜欢的事情。大量的事实和心理学家的实验告诉我们,不被评判的孩子,会有更健康的价值观、更稳定的个性和更健全的人格。爱孩子,从不评判开始。
1. 没有不乖这回事
64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哪怕是父母认为不合理的行为,其实跟大人一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安全感的需求,可能是生理需求,或其他需求。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情满而泄,由于压抑的情绪导致了某些行为。而我们太容易掉进评判的行为中,用好与不好或是乖与不乖来评判孩子。
在我看来,孩子没有不乖这回事,也没有所谓的行为偏差,有的只是我们还未了解的真相。而当我们说孩子不乖时,其实是戴着权威和不尊重的。我们的孩子不会说父母不乖,我们也很少说某个大人不乖,却把这样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
. 在托马斯·戈登博士看来,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他认为,如果父母能够采用以下原则对待孩子,对父母而言,家庭生活将会减少纷争,对孩子而言,家庭生活也会更快乐。
65
原则一:孩子和成人一样,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而且他们也会努力不断地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原则二:孩子并不是不乖,他们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一些重要需求而采取的行动。
. 孩子发表某个与我们不同的观点,我们就启动说教机制,如果是对成人,我们则有可能一笑置之。孩子的行为我们不接纳,就给孩子贴上一个"不乖"的标签,但我们极少会说某个大人"不乖"。尊重孩子,有时就只是简单的不评判孩子,不把孩子当作不懂事的小孩看待。
2. 当孩子说"我害怕"
未表达的感受哪里去了 67
未被表达的感受会衍生成情绪,而情绪其实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当我们生气时,愤怒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哭泣时,悲伤的能量在释放;当我们开心时,喜悦的能力在流动;当我们害怕时,恐惧的能量也在流动。
当孩子说害怕时,如何回应 68 如果不想让孩子存储这样的能量,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去否定,帮孩子表达出来。有时,孩子需要一遍遍地表达来释放这样的能量。
69 情绪不是洪水猛兽,情绪是在被压抑后才成为洪水猛兽的,不要因为我们对负向的情绪充满了评判和投射而压抑了孩子的表达。从评判的头脑中走出来,允许和同理孩子的情绪流动,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呵护。
3. 我呼你应,便是倾听
70 所谓倾听,只是把频道调到与孩子相同。
. 倾听首先要在心态上做到不评判,接纳孩子在当下的状况;感同身受地同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外一致真诚地呈现自己。
71 诚如武志红说:" 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 " 倾听,回应,不让孩子在心理上陷入绝境,是倾听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4. 沟通是能量的传递
74 我的经验是,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同样期待自己的感受被父母接纳,自己的需求被看见。孩子或不能通过语言来回应,但是,孩子越小,能量的感受力越敏感、越纯粹,就像天然的情感感受器。
5. 有倾听,少执拗
80
绊脚石:在 P.E.T. ,当有任何一方处于问题区时,有些回应方式会阻碍沟通的顺畅进行,这些回应方式叫绊脚石。包括以下12种:命令、威胁、指责、说教、争论、分析、建议、赞美、安慰、嘲讽、追问,转移注意力。
6. 问题是用来了解的,而不只是解决
85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物权意识是其发展安全感很重要的部分,属于孩子的东西,如何处置、要不要分享,都要尊重孩子。当孩子得到充分的尊重并感觉安全时,就会自发地分享。
86 所以,通过孩子表面的行为,了解孩子更深的动机或需求,比停留在事件表面更有利于解决问题。我常跟工作坊的学员分享一句话:问题是用来了解的,不是用来解决的。放下头脑,带着好奇心,带着开放的心,你会发现,原来孩子可以这样懂。
9. 倾听,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好礼物
97 倾听是人与人之间能馈赠的最珍贵之物,有时无形之物比有形之物更珍贵。无形之物,既为无形,定是发乎于心,而所有的"心"当中,同理心最为难得。要做到同理心,不带评判、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是最基本的。
如何拥有同理心呢?最好的方式便是倾听。一次充满同理心的倾听,能滋养对方的身心:一次不带评判的倾听,能温暖对方的世界。
. 实际上,倾听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倾听都能让彼此增添更多的联结或理解,让关系更为融洽。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那么倾听就是让我们走向彼此的桥梁。借着倾听,走入彼此的世界,温暖彼此的胸膛。
把倾听当成最好的礼物,赠送给他人,联结彼此,感受情感流动的美。
3 负责任
104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时常看到这样的悖论行为,父母一遍责备孩子不够独立自主,一边却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这种状况举不胜举,孩子说我想吃这个,父母说这个不能吃,孩子说我想这样,父母说你不能这样。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替孩子决定他的事情,小到吃喝拉撒,大至孩子的所思所想。
于是,孩子渐渐觉得,我不需要为自己负责,反正都是父母说了算。"他人会为我负责"的惯性养成,孩子会变得依赖,父母又开始埋怨孩子一点儿都不自主。
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分不清楚界限的负责任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 美其名曰负责任,实则却是控制,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105 因为没有学会自我负责,这类人很难成为一个"成年人"。成年与否,不是看身体,而是看心智。成年,意味着心智成熟,意味着过往种种不能再成为借口,意味着完全地自我负责。
. 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负责任和爱,爱无关责任。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作为父母,我们分不清楚控制和爱,常常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而不自知。 最常见的控制之一就是"为你好",或隐性的控制——提供"帮助"。不要再以爱的名义来操控孩子,允许孩子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
父母也要为自己负责任,当孩子有行为干扰了我们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负责任地去跟孩子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并且积极寻求令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法。
对父母来说, 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当我们越来越成熟时,我们才能以生命影响生命,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1. 能自我负责就能自律
106 最好的教育就是信任和理解。 当一个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时,他就会知道怎样为自己负责,产生自律行为。自律的产生,来自孩子的内在动力。
108 父母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的心灵,而长出风雨共舞的翅膀是他们的本有智慧,是与神俱来的。与其去教育,不如去爱。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2. 觉察与自我负责是疗愈的开始
109 真正的疗愈离不开觉察和自我负责。去看见那些曾经被压抑的感受,挫败、沮丧、伤心、难过、悲伤、生气或愤怒,然后学会负责任,去表达出来、呈现出来。
真正的疗愈是,对于你曾经产生的一些错误的信念,比如妈妈不爱我,比如我必须努力,比如男人都不可靠,等等,成人的你有能力再次客观地看待这些信念,并做出调整,而不是在心里去想象一个孩子,然后去陪伴这个孩子,或者把这个孩子养大。
3. 做能成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父母
111 如果我们总是被卡在一些旧有的事件或情绪中,很容易就会把这部分经历投射到其他关系中,从而给关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是父母必修的功课。当父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时,才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表达当下的感受,而不是释放过往压抑的情绪。
4. 在亲密关系中映射出自己
114 然而真相只不过是你自己没有离婚的勇气,没有面对的能力,拿孩子当借口。离不离婚是你自己的事,别拿孩子当挡箭牌。
116 正如爱尔兰戏剧家 萧伯纳 所说,想结婚就结婚吧,想单身就单身吧,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的。所以,离婚还是不离婚,不是关注的重点。
. 还在她意识到,离婚只是逃离,匆忙地离开,终究是在逃离自己。
而有些人逃避的方式是选择留在婚姻中,为了保有婚姻而忽略和委屈自己。所以,离不离婚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在靠近自己,还是在远离自己。
当有一天你准备好去面对和超越自己的课题时,或留下或离开,心中都是清清明明、无怨无悔。
我们身处的各种关系中,经常暗藏着修炼我们的大师。他们会映照出我们人生的课题,让我们在关系中经历各种痛苦,直到我们勇敢面对,大师才功成身退。
亲密关系如此,我们旧有的伤口、内在的匮乏、落空的期待,还有猜忌、恐惧、嫉妒、愤怒,经常在亲密关系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常常想逃离亲密关系,但终归无处可逃,因为人人皆自己。
5. 不完美,不妨成长
117 家庭生活中,有时难免会出现鸡飞狗跳、一片狼藉的时刻,所幸我们永远都有机会反省,并进行"战后重建"。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复盘",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回顾、总结,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看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118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犯错了,这就是最大的进步,如果能记录下来,并且进行复盘,错误就会成为我们成长的最大资源。
122 学习成长绝非一蹴而就,只要我们愿意为此负责任,哪怕做得不完美,也能继续成长。
6. 走出戏码,为现在的自己负起全部责任
125 这是因为我们虽然走了很多路,但还缺少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就是内在的根本性转变——所有的发生我全负责,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今天的我都可以为自己负起全部的责任。如果没有根本性转变,我们还是会不断掉进旧有的模式里。
为自己的人生负起全部的责任,我们才能在过往的土壤里开出娇艳的花朵,真正绽放自己。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在成熟, 而不是徒增岁月,只成熟了外表。
一位印度的灵性导师说:" 当我说成熟,我指的是内在的完整。唯有当你停止让别人负责时,当你停止说别人在给你制造痛苦时,当你开始意识到你是自己痛苦的创造者时,这份内在的完整才会到来。 这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这是我的责任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我造成的。"
我深以为然。不管过往发生了什么,你都已经不是那个孩子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戏码,但终结戏码只需一念: 我为现在的我负起全部责任 。
126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为自己负起全部责任时,那些旧有的戏码便会应声脱落,我们会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
7. 站在世界之外看世界
127 我们会习惯性地活在受害者的角色里,振振有词,都是别人害得我如何,或年幼时我身边的人对我做了什么。那些故事与剧情是那么真实,真实得你每一次想起时都会痛、会哭、会怒。
. 在意识的世界里,没有谁打谁小。我们很清楚剧情的上下集,但我们只会选择其中某个片段,然后像祥林嫂一般,一遍遍倾诉。
128 所以,到底是他人对我们做了什么,还是我们对他人做了什么?为什么我们总是选择当一个受害者呢?因为我们不想对自己的一切负责,所有人生的不如意最好都由别人来承担。
但是,为自己负责任,不再否认自己创造的那些剧情,难道不是一个好消息吗?这意味着,过去即你所创造,未来也由你来编写。你能创造,你有创造的能力,就像是你想要体验 阿纳斯塔夏 ,那么就创作一出舞台剧,去演阿纳丝塔夏好了。全然投入演出,然后剧情落幕,记得走下舞台。
智者说,活在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人生有时候就像我们为自己选择旅途一样,这次我想去西藏,下次我想去南极,再下次我想去新疆、大理、纽约......旅程结束,重新回来。
创造故事如同选择旅途,昨天的昨天我创造的是这样的经历,昨天我创造了一个那样的经历,今天我创造的是坐在飞机上敲打着一段段文字,明天我创造的是成为一名讲师。
4 无伤害
130 绝大部分人在与人相处时,总是带着矛与盾,即自带攻击与防备。
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充满了攻击性:"你真笨""你错了""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都是因为你""你看别人家的老公""你这样太伤人了"......
同时,我们也充满了防备,试想如果有人对你使用以上的语言,你会怎么回应:"你才笨呢""错的是你""你最好说到做到""关我什么事""那你怎么不看看别人的老婆是怎么样的""你才伤人呢"......
我们随身带着矛和盾,就如同时刻让自己置身于战场,伤害总是难免的。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性语言,自带杀伤力。因而大部分表达都是在发泄情绪,或者指责对方,而非真正的表达。要做到无伤害地表达,就要把语言中的攻击性去掉,把"你"改成"我",把"评判标签"改成"行为",把"指责"改成"感受及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我信息的表达去掉矛;当对方呈现攻击性时,通过倾听去掉盾。去我们不再传递攻击性时,他人也会为自己负责,并且很乐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131 在与孩子相处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做到及时回应孩子,不带攻击性地跟孩子表达,尊重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将会以爱为基础,孩子也会带着爱回应这个世界。
所以,去掉语言中的攻击性,沟通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对孩子的裨益也是长远的。
1. 怎样说,才能无伤害
133 尊重不等于放纵,面对孩子的一些我们无法接纳的行为,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会让孩子由内产生一种责任感。而内外一致地表达我们的感受,也会让孩子有机会感知和了解他人,走入他人的情感世界,而不会变成一个只顾自己需求的人。
2. 零惩罚、领奖赏的养育观
134 P.E.T. 提倡完全的尊重,一个被完全尊重的孩子,知道如何尊重自己,也知道如何尊重他人,有很高的的自我价值感。一个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就像一颗长在森林里的树,他的根扎得很深,自然也经得起风雨。而一个低自我价值感的孩子,就像城市里的树,风稍微大一点,树就倒了。 所有惩罚和奖赏都会贬低孩子,衍生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艾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写到:"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 在我看来,这个不值钱的硬币就是权威,惩罚与奖赏是权威的两种形式。权威的使用,在短期内可以满足父母,比如打孩子一顿,孩子变得听话。如果重视孩子的长远发展,想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就要摈弃权威。
权威的使用,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使用了惩罚或暴力。
135 一个在权威气氛长大的孩子,会带着他与权威互动的模式,与这个世界互动。但凡遇到有权威的人,他就会重复幼年的模式,小心翼翼地讨好对方。
136 很多人要花很多能量才能学会与权威相处,跨越权威对自己的影响,真正成熟起来。有人把这部分叫"弑母""弑父"。 确实,一个人如果无法走出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活在权威的阴影里,又如何做自己呢?
137 奖赏教育带来的焦虑,让一个人无法享受当下的美好,仿佛一刻都无法放松。
. "礼物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如果因为孩子做得好,你才送他礼物,那么这份爱就是有条件的爱,做到了才值得,如果做不到,做得不好,就不值得。"
. 所有的惩罚和奖赏都是一种操控,是想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 克里希那穆提 在《唤醒智慧的教育》里说道:"教育最本质的起点和最终极的终点,是尊重生命和了解生活的全部意义。当我们抛弃想要孩子成为这个或那个的野心和框架时,才能让孩子在爱和良善中尽情绽放自己内在的智慧。"
3. 警惕防卫式攻击
138 也就是说,我想掩盖自己的不好,于是去攻击不来参加读书会的人,通过攻击来防卫。就像一个先发动攻击打人的孩子,却哭着说,是他先打我的。
生活中,如果我们带着觉察,就会发现不少类似的情形。比如说,在二宝家庭中,父母会通过拼命夸其中一个孩子来传递对另一个孩子的指责和操控。
139 比如说,老婆会在老公面前表示羡慕别人家的老公有多好,其实想表达的是自己的老公还不够好,希望他能更好。
比如说,有些人会通过生病让家人感觉愧疚,觉得都是他们的错,使他们没有照顾好他,让他生病。
. 你参不参加读书会,那是你的事情,是你的决定,你无须承担我横加给你的负疚感。这样的抱歉,更多的是为我自己的自由和解脱。我不想受限于我的小我,我愿意成为越来越自由的人。
4. 沟通,不是攻击
141 转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见自己如何在与事实做抗争,那么你看到自己正在与事实对抗吗?
142 只有当你接受这个事实,在接纳的基础上,智慧才会来到。
. 她不应该抄袭我,于是我沮丧、生气,开始内耗。她抄袭了我,我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呢?这才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才是自我负责。
. 当你是自我负责的,就会处于尊重自己的感受而去跟对方表达:亲爱的,当我看到你的一些句子与我之前写的一样,我很惊讶...... 真正的沟通是基于对自己感受的负责,而不是出于攻击。
143 是的, 当你不接纳事实时,你必然会有攻击 ,企图以不尊重对方的方式,让对方尊重你。
. 我抄了你的一段文字,你编织出一个"她侵犯我"的故事。我们都是故事高手。
144 凯蒂说,暴力只会教导暴力,焦虑教导焦虑,而平安则教导平安。小芳的转念过程也让我看到,尊重带来尊重,诚恳换来诚恳,爱会预见爱。真正的沟通,没有攻击,没有伤害。
5. 寻找消失的愤怒
146 "我决定了,不再当受害者。当愤怒的情绪不被表达时,我们就开始变成受害者,以哭泣的方式代替愤怒,以受害者的姿态攻击别人。"没有人告诉过小妮,那些被压抑的情绪会议这样的方式呈现。
147 愤怒、焦虑、悲伤、挫败等,这些不被接受、没有表达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迂回,以其他形式呈现出来。它们要么让我们穿上更厚的盔甲,有了更多的防备,要么增加我们的攻击性,攻击他人,也攻击自己。
一个处处防备的人,无法靠近别人,别人也无法靠近他,他的内在充满恐惧,以至于无法跟他人有真正的联结。而一个充满攻击性的人,推开别人的同时,也在远离自己。
防备、攻击,攻击、防备。严重的话,内在世界崩塌,所谓的抑郁症应运而生。在我看来,,抑郁症是情绪积累得太多,我们再也无法抑制住,但又不知道如何面对,深陷其中,最后只能任由这些情绪主导自己。就像装满水的瓶子,再装,就只能往外溢,最后变得无法收拾。
148 更核心的是,你能允许自己去感受吗?靠近自己、关爱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带着察觉,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允许自己去经验哪些发生在身上的感受。被经验的感受,就会像流走的水,不再淤积。
6. 孩子的释放型与试探型打人
释放型 149 我们都知道,能量是不灭的,愤怒的能量通常只有两个渠道释放,对外攻击他人,或对内攻击自己。
为何会选择攻击自己呢?如果恰好周围的人都很权威、很强悍,孩子就不可能不敢对他人释放愤怒的能量,转而向内攻击自己。
151 通常孩子表达情绪是不被允许的,会被评判或贴上各种标签,"不乖""不孝"什么的。如果一直不被允许,孩子就会压抑情绪。
试探型 153 一个有界限感的父母,就像给孩子提供围栏,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154 也不要急着下定义或评判孩子,而先要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动机是释放还是试探,不同的内在动机,决定不同的应对方式。
7. 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
157 《道德经》有言:"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 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是在他人做出不善之事事,我们仍能善待他。
158 孩子不需要惩戒,需要的是尊重和同理。被尊重和同类的孩子,自然知道对错,也能友善地对待外界。
8. 真正的道歉是一种深刻的告白
159 为什么人们还是热衷于要"犯错"的人道歉呢?其实,无非是古老的信念在作怪,"我是对的" ,如果你道歉,就说明"你是错的"。我们深陷于这种非黑即白、非得分个对错的二元对立思维中。
160 "我不能是错的"好像是魔咒。我错了,仿佛我的世界就崩塌了;我错了,好像我的整个存在都是错的。对于婴幼儿来说,我错了,妈妈就可能离我而去,这是毁灭性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那也我们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是错的,我们有犯错的自由。
没有诚意的道歉只是操控 161 而道歉最需要的诚意,我却没有,因为我并没有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我有任何过错。其实,我就是想通过道歉来操控大家,并且我的目的达到了。
不道歉,那该怎么办? 162 其实前面所说的关于道歉的视频中的事情非常简单,首先这是两个孩子之间的事,留给孩子处理就是了,如果父母非得管,就从表达自己的感受开始。
最好的道歉不是"我错了" 163 其实真正的道歉是非常有力的,它并不是你错我对的形式,而是我知道、我看到、我明白我曾经的所作所为带给你的是什么,我明白你的个中感受、你的伤痛或愤怒,为此我发自内心地道歉。
那一刻我明白了,最好的道歉不是"我错了",而是深深地知道我的行为曾给你带来什么。真正的道歉更像一种告白,跟他人分析我们的反思和领悟。真正的道歉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我猜如何,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真诚的弥补。
164 而这样的告白,是完全敞开的,让彼此的心在那一刻互相照见,消除彼此的距离,达到真正的亲密。我想,这才是道歉的真正意义所在。
9. 有了尊重,没了伤害
168 第三法是彼此尊重、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以往面对冲突,我们都会因为解决方法的不同而卡住,要么按我的解决方法,要么按你的解决方法,总有一方会输。而在 P.E.T. 中,解决方法并非需求,在使用第三法时,我们需要先界定彼此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根据需求寻求解决方法。
10. 通过调整环境,无伤害化解冲突
172 在生活中,影响一个人对他行为是否接纳有三个要素——自我的状态、环境、他人。相同的行为,因为这三个因素的不同,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接纳度。
. 这也就意味着,当他人的行为我们无法接纳时,要改变不接纳为接纳,我们除了改变自我的状态,改变他人,还可以进行环境调整。
5 一致性
176 可以说,真诚一致是 P.E.T. 的基调,倾听需要真诚的心态,表达我信息时需要内外一致,处理冲突时需要真实面对双方的需求。所以,一致性沟通就是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和无伤害的沟通。
我们的内在总是有很多种声音,现实社会中几乎人人皆分裂,针对分裂的唯一药方是真诚一致。如果我们获得越来越真实,就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自己,也就 不会在关系中索取,最终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关系来 。
很多时候自欺太深,我们都已当真。有一个词被用来形容这种自欺,叫作 强迫性假装 。有一回我跟女儿探讨什么是强迫性假装,她给我打了个比方:"强迫性假装就是你原来是一匹斑马,可是你告诉别人和自己说你是长颈鹿,终于有一天,你完全忘记了斑马这回事,认定自己是长颈鹿。"
. 假装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真实的自己不够好。从而形成一个悖论:真实的自己不够好,所以开始假装,但内在又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痛苦。假装好人的,通常自己很痛苦,然后开始投射别人的坏,"我都这么好了,坏的只能是你了";假装矜持的,会特别痛恨生活中预见的那些活得奔放的人;假装胆小懦弱的,会处处遇见强势的人,继续出演被欺压的戏码。
. 但我有个体会,每减少一出戏码,仿佛身上的重量就少一些,人就更轻盈一些,前行也更容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渴望做真实的自己,当一个人越真实,纠结就越少,力量会更多。
真实一致,意味着不欺人也不自欺。武志红老师说"不欺人需要勇气,不自欺需要智慧",我深以为然。
. 卡尔·罗杰斯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愿你我在欺人或自欺的路上能够止步,甚至回头。
1. 做真实的父母
178 真实的父母意味着打破父母无所不能的神话,承认身为父母的我是不完美的,我是有限的,有些行为我能接纳,但有些行为是我不能接纳的。有些事,我也有做不到或做错的时候。
180 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要去指责妈妈,他要的是一个真相,让这件事情在他心里得到一个了结。
. 当真相被公开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群情汹涌或出现报复行为,亲人们想要知道的就是真相,唯有真相可以告慰在天之灵,告慰亲人们的悲伤。
这就是真相的力量。人们以为隐藏某些真相能避免给他人或自己带来伤害,但我一再看到,真相能带来疗愈,真相能带来真正的亲密,真相能让人真正地放下。
我想,这是因为坦陈真相,做真实的自己,需要勇气,而这种勇气对家人来说,就是爱!
从另一层面来讲,当我们能坦诚地面对自己时,我们也跟自己达成了和解。世界不外乎我们的投射,我们已宽恕了自己,外在的世界又怎么会有冲突呢。
3.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邀请而非要求
无条件养育,不是带着条件 186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所谓无条件养育,在我看来就是在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衍生的养育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是怀有某个目的才去养育孩子。
187 人类心理进化论的相关研究提出, 符合心理进化论的养育方式,应该是父母养育孩子,而孩子无须回报父母 。因为孩子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活好,再去养育他们的孩子,代代相传。
无条件养育,不是实施控制 188 没有控制,即尊重 ,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把孩子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小树,如果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枝剪叶,甚至设计好生长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可能会养出很好看的盆景,但每一盆盆景都在诠释着什么叫 扭曲或非自然 。
. 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的感官需求,让他们自己选择吃什么、穿什么、听什么、闻什么,我们会尽力协助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来。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的思想,包括想法、意识甚至信仰;允许孩子去经历和探索他们的内在世界,学会与自己、与世界相处。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做出的决定,孩子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选择他们更感兴趣的外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放手,是孩子学会自我负责的最好方式。
无条件养育,不是带着预设 189 做父母的过程,是不断看见自我、面对自我的一个过程。稍有觉知,我们就会看到,我们常带着预设,或带着期待养育孩子,而这些预设和期待往往就是父母内在匮乏感的投射。
. 生命是一趟不断前行的旅程,孩子属于明日世界,而我们的世界注定会成为过去。 纪伯伦 说,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过去停留。
190 总的来说,带着目的、操控和预设的养育方式,不是无条件养育。 无条件养育者的内在状态和秉持的价值观更接近于给予孩子平等的尊重,让孩子享受属于他们的自由。 这种关系接近于哲学家 马丁·布伯 所指的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
194 我发现为难我的始终不是孩子,而是我的内在习性,所以我非常理解认为无条件养育很难的父母。
195 我想,这一切总得有人开始。去给,但不期待回报,起码从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尝试去践行。或许有一天,就真的做到了呢?放过他人,终究自由的是我们自己。或许那时我们就能明白 克里希那穆提 说的:当这一切停止,爱就会出现,然后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
4. 养育的初心,爱还是恐惧
选择爱还是恐惧,你的心会告诉你答案 199 权威是生活中的必然存在。比如契约性权威,大部分体现在上下属关系中;知识性权威,比如律师、医生等专业性行业;角色性权威,比如警察、父母。这三种权威皆非我所指的权威。我所谈及的权威,是指亲子关系中,父母由于孩子的力量、资源等相差悬殊,而 对孩子实施操控的行为 。
在我看来,绝大部分父母在使用权威时,都是源自内在的恐惧。 有些权威明着使,比如打孩子;有些权威暗着使,比方上一篇中提到的"为你好"。
6 自我调整
214 对我来说,自我调整其实就是面对自己压抑或逃避的情绪,审视自己持有的信念,走出各种戏码,活在当下。自我调整,意味着真正的成长,成长意味着不再逃避痛苦,而是纵身一跃面对那些不愿面对的愤怒、悲伤、恐惧、焦虑、挫败等。有智者说,这是自愿性受苦。当一些旧有的情绪浮现时,我们不再选择逃避,而是保持观看,自愿受苦。唯有这样,那些曾经的痛苦才能得以转化,成为生命的养分,滋养生命,在泥泞中开出耀眼的花朵。
1. 拥抱情绪
216 过度关注就会产生焦虑。《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 自然的法则会带来调整和平衡,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成长,探索自己,学习自我调整。
2. 穿越生命的戏码拿回力量
220
想法本身不具任何杀伤力,除非我们对它深信不疑。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 执着一个想法,意味着坚信不疑地认为它是真的。信念,就是我们经年累月执着不放的想法。
——拜伦·凯蒂 《一念之转》
4.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230 《奇迹课程》里有一段话,把我们的一些信念比喻为魔鬼:"魔鬼的威力无穷,活跃非常,破坏力极强,正视一下你的生活,看一看,魔鬼已经把你的生活搞成什么样子了。但你的心中明白,它的伎俩在真理之光面前不堪一击,只因它建立在谎言之上。"
. 心中的魔鬼是否正在掌握我们的生活?这个魔鬼说着:都是你的错、我是被遗弃的、我不够好、都是你害的、他不爱我、他不应该这样......亲爱的,当这个魔鬼出现时,是否可以轻声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
5. 你是受过伤,但你不是受害者
232 其实,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爱。当妻子们沮丧于先生对自己的不理解时,或许先生们也在同样的需求不被满足而深感挫败。
236 很多关系就是破碎的公主遇上失落的王子,彼此投射内在的创伤,两颗匮乏的灵魂相互索取,这也是很多婚姻痛苦或无法持续的原因。
美好的关系是彼此看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彼此间不过分依赖,独立而又有联结是最好的相处之道。女人若学会走出期待,去看见男人的脆弱,也学会自我负责;男人若学会放下武装去温暖女人的心,去冒险敞开自己,与女人分享感受,两个人就更能活在当下,不再是两个孩子的相处,而是两个成人间的陪伴。
人生在世,哪能不经受挫折呢?生于这个婆娑世界,谁的童年没点儿伤痛呢?我喜欢 海灵格 说的话: 你是受过伤,但不是受害者, 即使带着伤痕,你仍然可以生活得精彩 。
6. 你是要对的,还是要幸福
238 我真诚地加了一句:"我不想赢什么,让你难受我很抱歉。"
7. 转化抱怨为创造力
242 生气的本质是失控,也就是说当我们操控失败时,往往就会愤怒。而愤怒只会教导愤怒,会让孩子产生抗拒。
243 所有的 应该 ,不过是我们的 幻想与妄念 ,与事实抗争,注定是要失败的。
8. 协助孩子一起转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