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前言
5 你带着满心的烦恼,又想在何时何地获得解脱呢?烦恼不在别处,在你心里,解脱也在你心里。
我们无法去外面找一颗现成的没有烦恼的心来移植到自己身上,也别想某天早上醒来突然就发现自己改头换面成了个"解脱的人",没那么神奇,也没那么容易。
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对当下,回归内心,与烦恼开战。
6 我不是说大家应该自私。我的意思是,要从检视自己的身、语、意入手,把重点放在对自己的贪、嗔、痴上面,而不是去挑别人的错,或者急于"度化"别人。
. 事不关己时,你能做到"八风吹不动",而真正的问题出现时,你的反应跟不学佛学的人是一样的,既没有对自身的察觉,也没有对正法的忆念,只是任由情绪肆虐、言行失当。这说明长期以来我们都荒于贴近自身而修行,无法随时提起对内心感受、欲望、情绪的觉察,更没有当下出离的心力。
. 佛法中讲的出离,是出离烦恼。凡事有因才有果,烦恼也是这样,尤其产生的原因。要远离烦恼,必须远离烦恼的因。
7 所以不必在纠缠于"出离"是需要出价还是远离出家,是需要厌世还是远离厌世。要知道,这些都是形式,而烦恼在内心。
有的人出家以后,因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变了,接触的人和事、所见所闻都不同了,以前的很多烦恼没有了对境、恶友、串习等产生条件,烦恼自然就减少了。也有人出家后,烦恼依旧甚至更重,因为他还在串习,还在颠倒作意,或者发现了新的对境。
厌世也是同样的。有些人的厌世本身就是贪心、嗔心、执念深重的表现,而有些人的厌世则是源于对真相的洞见。 看到世间种种追逐的无结果无意义,正如以前的大成就者所说:世间的事儿就像儿童的游戏,你可以一直玩下去,可是随时停下来,也就结束了。
你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你的内心无法填满的缺憾、不满足感,不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到,而是你还在轮回中。
8
其实外在形式到底有没有必要,有多大的必要性,取决于你的修为。你的修行境界若确实到了那个程度,外在的东西不对你形成干扰,你可以不在乎形式。 但这也只是对你个人而言,可以不必在意;至于会不会给其他人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对佛法产生误解,这是另一件需要考虑的事。
9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升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 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苦、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
10 当然,这话说起来容易。对治烦恼是一个艰难漫长、充满挫败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某些对治的技巧,并不意味着你就能做到。可能在很长的时间里,你面对的唯有失败,没有成效,不断失败。
. 别忘了我们的对手是无始以来形成的惯性,所谓积重难返,不要期待靠一时的努力就能扭转它。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努力,如果我们不想再一次在烦恼忧苦中终老,直到死亡悍厉地出现,而我们知道这一切混乱还没有结束。一开始就做好不断受挫的准备,会令我们更强韧,也走得更远。
第一部 珍宝人生
第一章 珍宝人生
3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动都无法阻止果报的显现。如果痛苦、尴尬在所难免,我们最好让自己有所准备。
导读
4 当年释迦摩尼佛出转法轮,首先演说的即是苦谛。痛苦乃轮回生命的常态。如果对痛苦没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就不会寻求解脱。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的内容:苦。
痛苦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佛陀的开示,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执 。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从破除我执入手。所谓我执,是指认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无须观待条件而绝对和常一地存在的。 事实上,万事万物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坚实存在,而是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一刻不停地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无我和无常。具备无我的见地之后,经过反复观修、体认,我执便会逐渐弱化。
5 无我指事物不具有绝对的自性,但不是虚无主义。事物之所以无我,是因为它随缘生灭,缘起则生,缘灭则灭,这便是因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缘起都同时具有两层含义:空性和因果。讲无我是空性,讲无我也是讲因果。
. 无我是佛教最独特也是最深奥的见解。
一
8 当人身处逆境时,不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以更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考验,看看从逆境中能得到什么于己有益的东西。很多情况下,疾病会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好机会。
. 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认为探讨苦的话题是不妥的。遇到问题和麻烦,一般人惯常的反应是尽力逃避或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然而一旦生病了,尤其是大病,就再不能说"一切都很好,没有问题"或者"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不用担心"。我们不得不暂停下来想一想,痛苦是怎么回事,而人生又是怎么回事。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
变苦是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比如现代人的很多烦恼和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
9 人们的生活方式、自以为快乐的一些行为,像长时间使用电脑、看电视、开车,熬夜唱歌、跳舞、喝酒等,都会造成疾病。
. 仔细思量,人们生活中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较之苦苦、变苦,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它是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身心受到业力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得自主地流转,流转。
11 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生活中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如此,我就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中。这种情绪只会增加挫败感和怨气,却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富有建设性地应对生活的难题。
. 寂天菩萨曾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办法解决,担心也没用。 "
. 痛苦普遍存在,生活不可能完美无缺或总是称心如意,由于这个见地,我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不再急于逃避和指责,甚至不再想尽办法化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这个身体在,我们就必定经历衰老、病痛、死亡;只要心里还有贪执、嗔恨、困惑、傲慢,我们就必定感受痛苦。
二
12 佛陀说,一切的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13 无常并非佛陀的发明,他只是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却总是被人忽略的事实。时间刹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无常 。
. 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
. 倘若没有无常,离别的人就永远没有相聚的机会,生病的身体就永远不可能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快乐不起来。这样的世界不是很糟糕吗?
15 我们不喜欢无常,因为它总是在试图像我们传达另一个让人深感威胁的信息: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我"的,都是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事物皆待因缘而生灭。
. 然而,像无常一样,无我也只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它本身不好也不坏,只是因为人们坚持认为事物是固有的、实存的,并且认为只有这样,认识才有立足点,才会幸福,所以极力抗拒"无我"的观点。
16 认为事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一种错觉,若加以分析,就会明白其中的谬误。
三
20 无我有助于减弱对外物的贪执。
. 可是由于人们的妄执,两者被赋予不同的价值。钻石被镶在王冠、项链上,成为财富、奢华的象征,而石墨却只是磨成粉和黏土一起用来做铅笔芯。很多人对钻石梦寐以求,得之喜,失之悲,对同样由碳元素构成的石墨却毫不在意。
. 事物无我,却能随缘显象。
21 我在以前的开示中曾提到:人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有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而有些行为却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它的结果。就像野草的种子播进土里不久就会长出来,而青稞播种后却要等来年才开花结果。
四
24 了解无我,可以帮助我们淡化分别念,认识到倾尽全力去搭建自我的堡垒、坚守人我的区别和界限,不仅是痛苦的,而且是徒劳的。 我们因此更能理解、体谅别人,更容易与外界形成和谐的关系。
25 我们往往因大失小,担心过于关注眼前的个体,会导致失去整体的视角和心胸。 所以,口头上对"众生"充满感情,行动中却对近在身边的亲友、同事们的身体痛苦和精神孤独熟视无睹。
27 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以解脱为目标、舍弃对今生和来世安适的希求,但不能因此不尊重他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和对现世福报的追求。
第二章 安乐
37 有时候,人们并非不快乐,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
38 痛苦消失就是快乐。
39 佛法告诉我们: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
41 我们追求幸福快乐,不想受伤害,我们被人误解会感到委屈,我们希望受关注,被体谅......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扩展开来,芸芸众生都有这些相同的希冀渴望。
42 不了解自己的另一个表现是不知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或是溺爱放纵,或是自责苛求,总之就是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不满足以自己目前的外表、才智、地位、财富、受用,好了还想更好,一生的精力都用在追求更好上。
. 快乐的人生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接受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学会说:"我不再需要什么,我很满意。"
. 很多时候,完美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
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着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把快乐寄托在向外驰求上,就像喝盐水解渴一样,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
. 有人说藏族人生活条件那样艰苦,虔诚地信仰佛教并没有让他们的社会更发达,生活更富足。可是在藏族人心里,发达社会的标准不是物质繁荣,而是平等安乐。生活富裕却不快乐,不是幸福生活。
藏地很多人一辈子知足常乐,只求温饱。他们相信内心满足时感受的安乐,是富贵受用与无与伦比的帝释天也享受不到的安乐。
人们之所以认为自己必须这样那样才会快乐,完全是惯性思维在作怪。 当一些突发事件,如疾病、灾难,打断我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像原先以为的那样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感受到快乐。
除了对于自己的误解外,我们对周围的世界也存在误解。
44 生活中一些基本事实显而易见,人们却总也认不清,比如说无常。
世间万物时刻处于变化中,而我们本能地想追求安全感、确定性,这就意味着生活往往会不顺我们的心。人们常感叹人生失意,事实上那种挫败感很多时候只是对一种无常的体验。
如果你承认无常是生命的规律并接受它,你就会放松下来。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只有你一个人不称心如意,没有安全感。你会懂得很多事情都不可强求,自己尽心了就好。斤斤计较于得失亦是无谓的。
第三章 从玉树说起
三、共存
57 这正是症结所在:我们只关心自己,以及周围极其有限的空间里的几个人、几件事。 在这个圈子以外发生的事情,不过是又一条新闻而已。有人遭受灾难,经历痛苦和死亡,又不是我们造造成的,再说,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相信自己与万物是分离的,这样一个错觉强化了人心的冷漠,让人不觉得自己应该对他人、社会和整个世界承担什么责任。
的确,现在人们的生活原来越依赖机器和只要花钱就能买到的服务。
. 这当然有积极的一面,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独立了,但同时,我们也越来越难得有机会在商业关系之外与他人交往、交流。
58 人们把拥有尽可能大的独立性看成是人生成功的标志,有自己的车、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办公室等等,尽可能地不需要别人。有人因此认为能否过得幸福快乐完全是自己的事,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有能力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行了;至于其他人是否过得幸福,也与自己无关。
. 合作共存,不仅是出于良善的愿望,更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客观上,大家比以前更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地球的这一边,一小群人活动所产生的后果,会比以前更快、更明显地影响到地球另一边的人,而主观上,大家会以为自己很独立,可以不需要别人,也不必替别人着想。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给到其他人,不仅是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还包括以后要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以及与我们共享这个世界的动物,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去实现他们的幸福生活。
59 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人,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旦出现问题,也有更强的能力自保。他们更应该顾及其他人的利益。 虽然情况变糟,所有人最终都会受到损害,但最先受到损害的是那些最无助、处于弱势的群体,而且这些人需要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摆脱困境,从损害中恢复过来。
. 我们曾经认为天灾和人祸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但现在我们逐渐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界限其实并不是那么明确。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60 但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却陷入另一个极端:认为只要物质丰富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不会有痛苦。所以人们贪婪攫取、恶性竞争,尽可能多地占有物质资源,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幸福。
物质的确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但仅限于观感上的满足,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而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却在于他不仅需要感官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四、自律
62 不忍心看见另一个生命痛苦,这就是恻隐之心。 在此基础之上进而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了。悲心是我们本具有的能力,虽然我们有时候也表现得自私冷酷,但这种能力始终存在。
63 被关爱不仅是心理的需求,也是生理需求。从小到大,每个人都需要被关爱才能生存、成长、健康地生活。对于别人的善意、关爱,我们似乎天生就能领受其中的美好。任何友善的表示,不管多么微小,哪怕是陌生人一个真诚的微笑,也会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到欣喜。所以,由己及人,我们要尽己所能去关心灾区的人,持续关注他们的问题,分担他们的痛苦。
从长远来说,怎么若能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需做到自律。
不仅在别人在遭灾的时候帮扶一把,而且更切实地在平日生活中时常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行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人与人、人与自然、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大家享有一个更和谐的生存空间。
只有整体的生存环境和氛围祥和了,人们才能有更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这一点对于包括灾区人在内的所有弱势群体来说,尤为重要。
身体的行为主要由心决定,我们如果能够调伏内心的负面情绪和思想,外在行为自然会随之改变。负面情绪是指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内心活动,如愤怒、仇恨、嫉妒、贪婪以及焦虑、抑郁、恐惧等等。
64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留心观察自己身、语、意的活动,观察负面情绪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破坏性、欺骗性何在。即使像愤怒这样狂暴的负面情绪,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也需要各种条件才能产生和壮大。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就有办法克制、削弱、化解愤怒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显现很多负面的东西,对保持敏感警醒,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事。
. 负面情绪的一个特点是,如果你不对治它,下次它再出现的时能量会更大,如果你一直不加以对治,它就会慢慢挤走其他的情绪,使你的情感世界成为它的天下。 不论你遇到什么情况,你都会习惯性地诉诸一两种负面情绪,比如一个爱生气的人,即使遇到本该高兴的事,他也能找出让自己生气的理由。我们往往会认为这种人本性如此,其实他只是每次在恼怒的情绪生起时,没有认真加以对治。 他的心本身不是一颗愤怒的心。
65 人们常说凡事要想开一点。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 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
67 对负面情绪进行仔细观察,我们会慢慢发现,负面情绪的存在直接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没有自律,无论是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是建设大家共同的幸福生活,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然而,自律不是压抑情感,不是遵循强制的规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样子给人看。自律的动机是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让他人痛苦。 作为佛教徒,我们远离十恶业,手持居士戒、别解脱戒,都是出于这个目的:不伤害。
五、慈悲
68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关键是我们要知道怎样去激发和培养这些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感的品质。
. 不要觉得非得有多大的财力才能去布施,关键不在财物多少,而在发心是否真诚。布施布施为了做给别人看的,所以它在甚至都不必与所谓慈善行为挂钩。
69 所以,劝人行善,在别于困难的时候给予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成为更有爱心和责任感、人格更完整的人 ,这些都是法布施。
布施让我们学会放松,不再一把一切都仅仅抓在手中 ,也不再关注自己。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给予是会让人感到幸福丰足而不是贫乏的。
70 乐观、知足是现代人很需要去培养的心态 ,否则,面对竞争的压力、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生活很容易便会失去平衡并笼罩在焦虑的阴影中。调整心态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们应该努力去做。
有时,我们的悲惨处境可能完全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实际情况远没那么糟 ,但即使是真的陷入困境,也要 学会忍辱 。
忍辱指不畏艰难,能够忍耐并有勇气克服困难,同时对一切,即使 对有可能伤害自己的人,也不失去慈悲心。
讲到不畏艰难,人们总认为那些主要与意志力有关。的确,有人仅凭借坚强的毅力就可以挺过难关,但这不是我说的忍辱。 忍辱是因为了知事情的缘起、因果,而坦然接受自己的处境 ,这与怯懦完全不同。忍辱中的勇气也不是来自意志力,而是来自内心的柔软和开放。 在生活困难的打几下,努力不让内心变得僵硬麻木 ,就算在在最难的时刻,也要努力保持心中的善意。
71 因为忍辱,我们在困难中才会不轻易被负面情绪击垮,而是保持判断力,采取适当的、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忍辱也让我们宽容、理性,与人融洽相处,建立友谊。 所以, 忍辱的另一层含义是容忍 。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分歧和不同,这的确很难,因为人人都只想改变别人,不想改变自己。
转化内心是艰难的,无始以来形成的顽固习气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我们要学会忍辱,忍受、克服修行路上的困难挫折,心中始终不忘我们的目标是有情众生都远离痛苦、获得安乐。
第二部 佛门
第一章 入佛门
77 我们寻遍整个世界,发现佛法可以让我们的心得到安乐。
79 看到这些,这个十七岁的女孩深有感触:很多人都会将财富、地位当作人生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但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财富与地位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帮助。
所以她将来绝不会像她所看到的大多数人一样,用尽全力去追求金钱、地位,她要回国简单的生活,努力修学佛法,寻求真正的解脱。女孩的家庭条件非常好,成长也一帆风顺,但她在这个年龄就能对人生有这样的感悟,的确让我吃惊不小。
81 皈依的条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上师三宝生起不退的信心,任何情况下,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也不舍弃上师与佛法僧三宝。有了这样的信心和决心,就具备了皈依的基本条件,可以皈依。
82 我们平时所讲的皈依三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皈依佛是将本师释迦摩尼佛以及释迦摩尼佛一样证得无上正等觉的十方三世诸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作为自己修行路上的唯一导师,除佛陀以外不寻求和皈依其他任何导师。
皈依法是将释迦摩尼佛为利益众生而传承下来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作为自己修学的方法和道路,包括汉传、藏传以及南传佛教的所有教法,除此以外不寻求其他的方法和道路。
皈依僧是指讲释迦摩尼佛教法下的出家人作为自己修行路上的道友,除此以外不寻求其他的道友。具体地讲,小乘佛法中,出家人四人以上可以称作僧团;大乘佛法中,一个开悟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也可以称谓僧宝。
83 如果 不能将世俗的事全部放下 ,心里也一定要明白:解脱才是自己这一生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标 。
比如我们去拉萨,首先一定要将到达拉萨作为最终目标,然后一步步向着拉萨前进,不管遇到什么违缘,也不改变最初的发心,这样,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拉萨。相反,如果一个人把财富、地位等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你表面上修持什么法,解脱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85 所以,认为只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人与动物不用平等,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还不是真正的平等心。
. 减少肉食,也会救很多生命,这是我对大家的希望。
第三章 关于前行的简短开示
103 许多人只有到了老年才真正开示关注心灵和生命价值的问题 ,这确实有些晚,但与他们相比,更多的人哪怕死亡迫在眉睫,也不会去思考自己将何去何从。
104 如果我们用如此宝贵的人身去追求名利、贪图世间享乐,那我们将没有解脱的机会。 现在不放下对世间的贪执,不去修持佛法,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将会懊恼不已。
一、皈依
108 前几天以为女士来见我,她说:"师父,我的经济条件很好,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错,平时与公司里的同事在一起时,大家相互赞叹或者一起吃喝享乐,外人从表面上看,我们应该是非常快乐的。但时间一长,我一个人的时候,心里总觉得生活非常无聊,没有一点安乐可言。您说这是为什么呢?"
. "你应该试着建立一种精神信仰,让自己充实、安定起来。物质生活是很容易让人厌倦的,欲望没有满足时不甘心,一旦满足马上生厌。如果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信仰,生活很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心和厌倦的循环中,心里越来越浮躁、空虚。 真正的信仰能帮你排遣内心的负面情绪,使生活平衡喜乐。 "对她的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
四、供养曼荼罗
114 其实真正追求解脱的人不同过分担心自己的世间福报 ,只要以利益众生的发心修持佛法、积累资粮,就像点火的同时烟会自然生起一样,我们在圆满解脱与成就资粮的同时,自己的福报以及今生的安乐也会自然获得 。供养曼荼罗的修法同样也要圆满十一万遍。
第五章 善护口业
127 对世上的种种人物、现象,我们以清净心对待就好了,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随意批评出家人。
131 从世俗做人的角度来说,信口开河,随意批评他人或恶意诽谤,都是有悖于个人修养原则,甚至是不道德的。
第三部 走出修行的误区
第一章 皈依
135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
. 看看现代社会,人们一切的苦恼、挣扎都源自对无常的恐惧,忙忙碌碌无非为逃避无常 。非常有意思,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136 人们逃避无常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所处的真实状况。 首先他们认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际遇,像逆境,只要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规避。他们很努力地尝试不同的方法,希望得到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然后才能安心生活。可是,他们极力排斥的恰是生活本身,除了变化,生活中还有什么呢 ?
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谢,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无一不在变化之中 。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与它终生相处。
其次,人们认为变化会带来痛苦,如果一切都恒常不变就不会有痛苦。其实无常不好也不坏,它既意味着有得就有失、有盈有缺、有聚就有散,也意味着有失就有得、有缺就有盈、有散就有聚。开心还是伤心,全看你的立场和态度,与无常并没有必然关系。
无常粉碎了我们对安全感、确定性的幻想,本以为牢不可破的观念、思想会改变,本以为相伴终身的人不是生离就是死别,健康的身体会突然被疾病打垮,一帆风顺的事业会转眼间破产。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脚下随时可能踩空时,便本能地想抓住什么,这就是执着的由来。
由于我们想抓住、想依靠的东西本质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会痛苦。造成痛苦的并非无常,而是执着。 逃避无常不仅是徒劳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137 接受无常,开始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从久远以来,你一直习惯于逃避它。 其实,无常像一个面貌丑陋、内心温柔的怪人。 如果你不熟悉他,会害怕看见他的脸;一旦你了解他,就能与他愉快相处。
. 人们在称心如意的时候,往往忽略无常,尽管情况越变越好也是一种无常。只有在面临伤痛、疾病、分离、打击、情况变糟时,才突然感受到无常。这是生命在以一种猛烈的方式提醒我们:不要沉溺在安全的梦幻中,没有永恒不变,没有万无一失。 如果现在不开始关注精神修持的话,这一生也很快将在盲目的追逐和焦虑中空耗过去。
138 佛陀说只有想他那样彻底觉悟的人才能完全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一般人只能看见其中的某个片段 。
. 人总是把因果和报应相提并论,我却不喜欢"报应"这个词,因为它让人感觉冷漠、梳理,有一种惩罚的意味。我们不认为如果自己做对了,就会有人赞赏、保护我们,如果做错了,就要受到处罚。事实上,从头到尾我们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139 我们遭遇的困难、痛苦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理由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你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而且还会成为一个新的善因,开启一连串正面的反应。所以,痛苦并不总是坏事。 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觉悟的契机,关键看你以怎样的心去面对。
我们非常重视发心,因为行为的后果主要是由它背后的动机,也就是发心决定的 。
. 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要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你就能够坦诚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因为你的心胸足够宽阔。
因果不可避免、真实不虚,如果一个行为的果报今生没有成熟,而你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它成熟的话,它一定会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时间成熟。
141 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应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规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145 我常想:心向佛法的确需要胆识。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
146 以前你不痛快或遇到问题时,你可以焦虑、尖刻、迁怒、自责,可以吵闹着把周围的空间填满,可以不理会真相而只沉浸在情绪的发泄中。然而,保持觉察让你的认识到这一切都无从做起。
自古以来,追求精神修养的人都需要具备一种品质,那就是 忍辱 。"忍辱"在现代人的词典里似乎与"怪癖"、"自虐"之类联系在一起,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懈有这种品质。但是,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 。这有时也被称为寡欲或甘于寂寞。
持续的觉察训练 ,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 不迎不拒 的做法。期望和恐惧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有期望就会有恐惧,而回避则会加强恐惧。 不迎不拒使我们放松下来,这时,我们才有更可能瞥见一切思想行为、一切欢喜哀愁背后的那个东西。
147 人们爱吧生活弄得拥挤而热闹,忙得团团转,以免和自己独处。心向佛法的人却是要和自己亲密相处。 修行的过程毫无疑问会充满挫折,每一个修行人都会一再失败,一再跌回旧的习气中。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一辈子都在精进修行,不放弃也不逃避。
第二章 出离心
152 我们之所以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很多习惯,尤其是心的习惯,让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窘境,比如前面说到的紧张对抗,还有趋利避害、推卸责任、自以为是、太在意自己的方式等等。我们修行便是要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扭转这些习惯,是自己逐渐摆脱困窘的境地。
趋利避害 大概是所有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趋利避害本身并没有问题,我们想脱离痛苦、寻求解脱,这就是趋利避害的一种表现。但问题是很多人对趋利避害上瘾,只要感觉不舒服就马上另外寻找慰藉,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认知和体验。
天热要开冷气,天冷要烧暖气,风吹日晒很辛苦,出门要坐车。就在这个忙不迭寻找安适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错过体验四季的乐趣,而且还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
对趋利避害上瘾,也有人称之为"纵欲"。 我们一般认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才是纵欲,不过在较细微的层面上,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愿意纵欲, 因为纵欲是人们逃避不安的习惯性方式。
153 人们孤独、烦闷或者感觉有压力的时候,会喝酒、暴饮暴食、购物、打电话、上网,或者窝在沙发里不停地换电视频道,反正就是不想留一点空间给自己去面对那份孤独、烦闷或压力。
用来帮助我们逃避不安的种种活动本身又会带来新的烦恼和问题。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 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常听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的繁荣,其实不尽然。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还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着的东西更多了。
以前你可能只有一块手表舍不下,现在却有房子、车子、存款时刻牵着你的心。 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你可以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方式,结果你便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
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吧,特别是物资短缺年代里长大的孩子,一块糖、一件新衣服就能让你高兴很久。当你从父母或其他人手里接过这样的礼物时,你心里充满了感激。
154 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恒久不变的,所以我们拥有、经历的一切都会带来不安全感。这恐怕是无人能幸免的一种痛苦。此外还有各种各样巨大的、细微的、强烈的、温和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短暂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们成为压抑、孤独、怨恨、哀愁、恐惧、贫穷等等,这些东西我们无论现在做得好或不好都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按理说,我们对痛苦应该很熟悉了,但事实正相反,我们只是熟悉自己面对痛苦时的那份恐惧和挫败,对痛苦本身却从不敢凑近仔细看看。
156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遭受痛苦,尤其是遭受伤害时,心量会变得狭小。 最好整个人都能缩进一个核桃里,以为有坚硬的外壳保护会安全些,而实际上这只会使内心更加压抑和僵硬。不如把心打开,让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那种强烈的感受去瓦解心理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 这时,我们的本心,或者它折射出来的慈悲心、出离心、菩提心才会有机会显现。
157 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 虽然我们都知道佛陀的教诲—— 我执乃痛苦的根源 ,但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把什么好的都留给自己,自以为是,特别在意自己的那一套,遇到问题就责怪别人。
抓取这个动作暗示着内心的恐惧。婴儿初生到这个陌生未知的世界,拳头是抓得紧紧的。我们紧张、害怕的时候也都不由自主地握紧拳头。因为我们一辈子都在担心失去,便一辈子都在抓取、囤积,永远缺乏满足感。
. 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一生都在失去。 青春、欢笑、泪水、成功、失败、爱、恨,乃至整个世界,都会离我们而去。
158 看看现在的自己,仍然活着,仍然能够感受喜悦和美好,尽管几十年的人生已经遗失,许多自认为舍不得的东西也都舍弃。我们突然间发现,其实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 事物所引发的联想远比其本身更受重视 ,可是用清新、开放的眼光看事物,亲自去感受、认知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很辛苦 。不知是我们的自以为是助长了我们的懒惰,还是反过来,总之我们现在是又固执有懒惰,并且认为这正是热爱、肯定生活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面对任何意见事物,我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判断 :"对的""错的""有利的""有害的""同意""不同意",然后我们根据我们自己的判断开始大声、小声、无声地发表议论,像个喋喋不休的评论员。这种基于判断的习惯和固有的观念让我们没办法认清楚事物。
159 我们 自以为 明察秋毫 ,但往往 只能看见我们 想 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 想 听见的声音,而不是 我们 能 看见、 能 听见的东西。
160 他们觉得受够了捉弄,于是坚决远离了这套骗人的把戏,开始真心诚意去认识和感受万事万物。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样坚决,但至少我们可以承认自己无知,不再固执己见,不再懒惰地满足于过 " 二手生活 " 。每天让自己的心安静片刻,只为单纯地去听去看去感受。
自以为是不仅割舍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
. 这种自我欣赏阻止了我们与别人正确地相处与交流。一些人像是患了某种特殊的"自闭症",在任何场合都热衷于自言自语更多的人呢,不但觉得自己什么都对,而且必须的对,如果别人不能认同我们的意见,便感觉很受伤,很不舒坦。
161 面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状态,你都需要立即得出结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否则你就没有价值感、安全感。我们的信念、理想、价值观什么的往往被利用来强化自我、排斥他人,不信就看看吵架的、冲突的、战争的各方的,没有一个不认为自己有理的。
日常生活中,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 。坚持 认为自己 一无是处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这个观点,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
自卑与自负一样,遮蔽了我们的当下,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因为缺乏交流,我们感到孤单、孤立。
" 认为自己是唯一的 "会放大我们的感受。比如说参加考试,如果有一般人通过而你是其中之一,你会很高兴,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通过,你就不仅是高兴,简直是欣喜若狂;同样,如果有一半人被淘汰,而你是其中之一,你会很沮丧,但如果只有你一个人被淘汰,你就不仅是沮丧,而且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冤、最不幸的人。 当你处于情绪的低谷而又孤立、封闭时,你很容易就会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更悲惨、更不开心。事实上,你的情况肯定比你想象的好。
162 我们拒绝与他人沟通,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些人不会理解我们。 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 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 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
一些修行人为了训练这种开放能力,故意要与难打交道的人相处。
. 虽然我们都把自己看得很重,都相对自己好,可令人难堪的是, 习惯让我们看上去是像个傻瓜 ,所作所为全都让自己更困惑、更痛苦。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吧,这就是 出离 。
第三章 菩提心
166 在开放的心中怀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的洞见,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冷漠、混乱,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做到这点对修行人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愿意去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并因此走上大乘菩萨道。
一、四无量心
167 通过对自己行为和感受的观察,我们慢慢了解到什么样的行为给自己带来快乐,什么样的行为造成痛苦。为了让自己快乐,我们将学会谨慎取舍身体和心的行为。
168 在观察自己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足够诚实和专注,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 不知不觉 中伤害了自己和他人。我们喜欢 夸大 内心的感受,尤其是负面的感受 ,虽然这样做会加重自己的痛苦,但 我们因为不想把心打开,不想原谅某个人,或者儿不想面对真相,而宁愿相信自己深受伤害。 有时 让自己心碎比宽恕要容易、痛快地多 。
由于缺乏观察,我们不能看清事物的状况,不能了知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使自己处于不必要的伤痛、焦虑和混乱中。
即使出于善意,我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也可能给他人造成伤害,不过我们总以自己发心好为理由忽视这种伤害。 事实上,这样做只说明我们并没有准备敞开心胸,在内心深处并不想要与他人交流。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大僵局就是习惯性地封闭自己,排斥与外界交流,任何一样东西都可能被用来搭建自他之间的藩篱。 是非对错、道德观、价值观、信仰都能成为拒绝交流的好借口。 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是站在道德、正义一边的,所以有理由漠视对别人的伤害、或者,你认为自己对生命、世界的了解更深刻、更透彻,因而 很难向不信因果的人表示应有的开放和友善 。
. 培养爱的能力,如果你感觉从自己做起比较难,则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最能激起你心底温柔之爱和感激的人,真诚地希望他快乐。然后你把这种爱和感激投射到其他亲近的人身上,并祈愿他们同样获得安乐。
169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许会发现 对亲近的人反而更难以无条件地去爱,因为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着 。我们心里会有许多的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
束缚在这种心态当中,去爱就意味着准备去受伤害。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 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受伤害 。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 缺少宽容和放松 。
作为修行者,不妨提醒自己: 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令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但那些爱我们的人,让你我的人生不仅有意义而且,但那些爱我们的人,让你我的人生不仅有意义而且美好。仅为这一点,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激。
170 其实,内心越来越 宽阔、坚强、温柔 ,这便是我们能得到的 最好回报 ,也是我们自己 快乐的源泉 。
为憎恶的人发愿是极为艰难的,所以我们把它留到最后,等自己已经习惯善待很多人之后,再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极限。从最初的不能善待自己到善待陌生人,我们的心量在不断扩大。冷漠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是因为 不相信自己敞开心胸的能力 。
一个神志清明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以害人为乐的,所以面对伤害过我们的人、与我们作对的人,让我们难堪、讨厌的人, 我们可以去体念他的烦恼,检验自己的宽容和开放的能力。 可恶之人总能一眼看到我们的弱点,直戳痛处,因此与他的相遇是我们修行的良机。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着 ,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 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 。 从这个角度来说, 可恶之人是我们的老师 ,他会 毫不留情 地指出 我们的执着在哪里 。对这些 以怨敌形象出现的老师 ,不论我们现在感觉多么难以接受, 最终都会真诚地希望他们快乐 。没有他们,我们在仁爱的道路上真的无法一次又一次 超越自己 。
172 自己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脆弱、怨恨和惊慌,同时尽量把心敞开。这时你能了解报纸上、电视里、书本中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心里的感受了。他们无论做什么,你都不会诧异,你都能体谅。谦卑、宽容、感恩这些词语背后的深意,此时你方开始理解。
173 悲心的基础是平等。 有上下之分、人我之分,便无法完全体悟万物同源的那份亲情。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那样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 被人怜悯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人在困境中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的沟通 ,所以我们发悲心时要有沟通的强烈愿望。我们做的不是施与,而是分享。
当然,谦卑到任人践踏也是不可取的。把自己放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实现顺利的沟通。慈悲是真心希望所有众生都得到安乐、远离痛苦,有时一味退让只会助长他人的侵略性和执着,却不能使他们快乐或免于痛苦。
有悲心自然会原理嗔恨心,但实践中某些人的悲心却有可能引发嗔恨心,比如在放生时会对杀生者产生强烈的偏见。这时不妨看看自己的心,我们很显然是把自己归到了代表道德、正义和值得拯救的一边,而对方则是无可救药、不值得慈悲的。人的划分可没有这样简单。
每个人都有良善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只要内心还有执着,就不能避免对人对己的伤害,所以嫌恶那些无明习气更重的人,就像是五十步笑百步。一个人不会因为贴上了道德或不道德的标签,就能解脱或不得解脱,解脱超越了这些。
175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而高兴就是 随喜 。只有开始随喜这项训练时,人们才会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么强,多么容易被激发。
. 嫉妒善于伪装,不过说实话,我们心里还是一眼就能把它看破,只是对外 不想承认 自己炉火中烧罢了,因为我们潜意识里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 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的不满。 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 从这个角度说,嫉妒心像是探照灯,能够照见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执着。如果我们能训练自己逐渐放松这些不满和执着,就能慢慢减弱嫉妒心,尝试去随喜别人的功德。
二、愿行菩提心
177 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要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
178
1. 布施
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
2. 持戒
. 戒律指适当的行为,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不是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179 3. 忍辱
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判、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
. 4. 精进
通过布施,我们学习放下贪着;执着减轻,行为便不那么容易造成伤害,这是持戒;不容易起嗔恚心,这是忍辱。
. 精进不是因为必须而勤奋去做事。
180 5. 禅定
禅定是指舍弃散乱。
一般未经过禅修训练的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心念,总会不由自主地攀缘外境。
. 6. 智慧
以开放、清明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将体会到无所不在的空性。
181 有人问我:"菩提心的持修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