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1》


前言

13

第一个前提是:我没有把“心智”和“精神”加以区分,因此,在“精神的成熟”和“心智的成熟”之间,我也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实际上它们是一回事。

另一个前提是: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

第一部分 自律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问题和痛苦

17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

.

正是由于人生的矛盾和冲突带来的痛苦如此强烈,我们才把它们视为问题;也正是因为各种问题接连不断,我们才觉得人生苦难重重。

.

“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承受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我们就能从痛苦中学到很多东西。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面对问题,智慧的人不会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他们会迎上前去,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

然而,大多数人却缺乏这样的智慧。

18

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推动心里成长的契机,而且还会使我们患上心理疾病。长期的心理疾病会使人的心灵停止成长,不及时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心智就会难以成熟。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19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律呢?如何才能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呢?简单地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终于事实、保持平衡。

.

对于那些时刻都想逃避痛苦的人,这些原则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他们也绝不会从中受益。接下来,我就要对这些原则进行深入的阐述,然后,再探讨它们背后的原动力——爱。

推迟满足感

21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和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22

为什么大部分人能够掌握推迟满足感的原则,学会先苦后甜,拥有足够的自制力,可以避免贪图一时安逸的恶果,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懂得先苦后甜,最终成为失败者呢?答案目前尚无定论,仅有的答案也缺乏足够的依据。基因的影响并不明显,其他因素也有待科学论证,但大部分迹象表明,在这方面,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子不教,谁之过

23

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尽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而如果父母的生活混乱不堪,一塌糊涂,孩子也会照单全收。

24

我们根本不愿去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合适。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25

可以断言,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充满爱的家庭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家长,善于审视孩子的需要,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当孩子面临痛苦抉择时,他们会真心实意与孩子一块儿去经受痛苦和折磨,而孩子也能领受父母的这片苦心。

.

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越是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价值。有的父母为掩饰家庭教育上的失败,会不停地告诉孩子说自己是多爱他们,多么重视他们等等,但真相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

26

“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像这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养自律的根基。它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爱。“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自信必须从小培养,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只能事倍功半。如果孩子从幼年起就能享受父母的爱,成年后即便遭遇天大的挫折,根基坚固的自信也会让他们鼓足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而不是自暴自弃。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27

孩子在童年时期能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长大后内心就会拥有安全感。

解决问题的时机

30

我的专业与机械无关。我既没有机械专业知识,也不愿意解决机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我宁愿求助于修理工,替我解决这些问题。我现在知道,这完全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基因有什么缺陷。我相信,除非存在智力障碍,不然只要花时间学习,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许多人都没有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知识、社交、心理方面的问题——就像我对待机械问题的态度一样。在得到启发之前,假如那天我缺乏耐心,或许就会把脑袋伸到汽车仪表板下,胡乱扯几根线头,见没有效果就耸耸肩、摊摊手说:“对不起,我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想我没办法帮你的忙。”许多人处理问题不都是采取这样的态度吗?

31

虽然解决问题能给她带来满足感,但她根本不想去推迟这种满足感,哪怕是一两分钟也不行,最终她没有从问题中积累起任何有效的经验,家庭便因此长期陷入了混乱。

.

和缺乏耐心、想问题马上解决的态度相比,另一种面对问题的态度更低级,也更有破坏性,那就是希望问题自行消失。人人都有这样的倾向:问题一旦出现,就像立刻解决,不然就会思绪烦乱、寝食不安。这样的心态显然不切实际,但一厢情愿等待问题消失,则是更为可怕的事情,通常不会带来任何好结果。

32

团体治疗专家提醒销售员:为逃避解决问题而忽视问题的存在,并指望问题自行消失的倾向,是他人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33

他终于明白,只有解决了”忽视问题“这一问题,他才能继续解决其他问题,才能走向下一步——世界上所有的心理治疗,本质上莫不如此。

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前面已经说过,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问题降临时,势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34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多了解他们的问题,必然是有益的事情。问题拖得越久,就是越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加艰难了。

承担责任

.

他们宁愿这样自我安慰:”问题的出现不是我的错,而是别人的缘故,或是我无法控制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应该由别人或者社会替我解决。这绝不是我的问题。“

36

他也不肯接受我的建议:只要凭借毅力和决心,再加上别人的帮助,就可以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只要无奈地通知他的上司:他根本不肯接受帮助,他的固执让我无能为力。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

37

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所患的不是神经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调症。它们都是责任感出现问题所致,但表现症状却彼此相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加强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38

神经官能症患者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挂在嘴边。不管做什么事,他们都觉得自己能力不及他人,不够资格,因而缺少勇气和个性,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人格失调症患者则常常说“我不能”、“我不可能”、“我不得不”,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的行为完全是迫于外界压力的无奈之举。他们缺少自主判断和承担责任的能力。治疗神经官能症比治疗人格失调症容易得多,因为神经官能症患者坚信问题应由自己负责,而非别人和社会所致。治疗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比较困难,因为他们顽固地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祸首。

.

不少人兼具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统称为“人格神经官能症”。在某些问题上,他们把别人的责任懒到自己身上,内心充满内疚感;而在另一些问题上,他们却拒绝相信责任在于自己。治疗这样的患者时,需要首先治愈神经官能症,让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进而接受医生的建议,纠正不愿承担责任的心理,消除人格失调的根源。

39

在复杂多变的人生道路上,判断自己该为什么事和什么人负责,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的难题。这个问题从未彻底解决过,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评估、再评估我们的责任所在。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我们必须完全自愿和主动地去进行这种反反复复的自我审视。这种自愿和主动不是天生的。

.

只有通过大量的生活体验,让心灵充分成长,心智足够成熟,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定自己和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40

相反,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不敏感,视而不见,甚至自身还存在缺陷,那么,父母就会阻碍孩子的心智成熟。神经官能症患者,由于他们总是主动承担责任,所以只要症状轻微,不过分越俎代庖,也可以成为很棒的父母。

.

也就是说,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给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却责怪别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子女。

41

人格失调症患者不仅会为孩子树立反面的榜样,自己的婚姻、交友和事业也会受到影响。他们不肯负担起自己的责任,导致人生问题重重。前面说过,如果不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就会永远存在。人格失调症患者完全背离了这种做法,他们不由自主地把责任退给配偶、孩子、朋友、父母和上司,或是推给学校、政府、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社会制度、时代潮流等等,而不去努力解决问题,因而问题始终存在。他们推卸责任时,可能会感到痛快,但心智却无法成熟,常常成为社会负担。这让人想起上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的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其实,这句话是对所有人说的。

逃避自由

43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想要躲开这种痛苦。

45

希尔德·布鲁茨博士在她的《心理学研究》前言部分解释了一般人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他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感觉自己不能够’应付’或者改变现状,因此产生恐惧、无助感和自我怀疑。”大多数患者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去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决定自己是个牺牲品。

终于事实

46

我们的努力程度越高,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但是很多人不愿意付出这种努力,他们对认识事实缺乏兴趣,故步自封。有的人一过完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的地图狭小,模糊、粗略而又肤浅,从而导致对现实的认识过于狭隘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而对新的信息和资讯缺乏兴趣。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直到生命的终结。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的内容准确详实。

47

一旦新的信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对地图大幅度修正,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宁可对新的信息视而不见。我们的态度也变得相当奇特——不仅抗拒新的信息,甚至指责新的信息混淆是非,说它们是异端邪说。我们想控制周围的一切,使之完全符合我们的地图。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捍卫陈腐观念,其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远比修订地图本身多得多,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移情:过时的地图

.

抱着残缺的人生地图不放,与现实世界处处脱节,这是不少人的通病,也是造成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形称之为“移情”。

48

我的定义是: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

49

他并不是没有重新修订地图的机会,而是主动放弃了所有机会。首先,也是唯一能改变他这种观念的办法,就是让他相信成人世界中有些人是值得信任的。而这样的做法偏离了他原来的地图,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冒险。其次,要想修订地图,他必须重新评价他的父母,承认父母其实不爱他,他们的冷漠根本就不正常,他的童年也不正常。承认这些无疑会给他带来剧烈的痛苦。

50

病人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旧地图不再生效,但头脑中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许多移情患者尽管向心理医生求助,但却拒绝按心理医生的要求作出调整,甚至为了捍卫旧地图而跟医生针锋相对,这样,心理治疗就很难取得进展。

51

移情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心理医生和患者之间。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上司和下属之间,朋友、团体以及国家之间,都存在移情问题。

.

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逐步成长。我们必须忠于事实,尽管这会带来暂时的痛苦,但远比沉湎于虚假的舒适中要好。我们必须忍受暂时的不适感,追求事实而不是假象,并承受这一过程的痛苦。要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完全终于事实。

迎接挑战

52

完全终于事实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它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我们通过自身与外界的接触来认识世界。我们不仅要观察世界本身,也要对观察世界的主题(我们自身)进行反省。

53

人为之人,就在于我们具有特殊的大脑额叶,使我们有着异于其他动物的反省能力。随着科学和文明的进步,我们昔日的态度似乎可以改变,我们意识到,自我反省对于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界世界带来的痛苦,所以很多人选择逃避前者而选择后者。实际上,认识和忠于事实带给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得痛苦显得微不足道。自我反省带来的快乐,甚至远远大于痛苦。

忠于事实的生活还意味着我们要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和挑战。这也是唯一能确定我们的地图是否与事实符合的方法。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等于把自己关入了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笔下的“单间牢房”——反复呼吸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修订地图带来的痛苦,使我们倾向于选择逃避,不容许别人质疑我们的地图。

.

故步自封,避免挑战,可以说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不管现实如何变化,我们都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逃避挑战是人类的本能,但不意味着它是恰当的,也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做出改变。把大便弄到裤子上、一连许多天都不刷牙,同样也是我们的“自然本性”,但事实是明摆着的:我们必须超越这样的自然本性。和原始人相比,现代人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说明我们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与生俱来的本性,发展新的天性。人之为人,或许就在于我们可以改变本性,超越本性。

54

接受心理治疗,大概是一种最违反人类本性。却又最具人性的行为。在心理治疗中,我们不但要释放自己,接受别人最尖锐的挑战,还要为此而花费金钱。接受心理治疗需要勇气。不少人逃避心理治疗,不是缺乏金钱,而是缺乏勇气。

.

哪怕是在治疗初期,心理医生对他们的人生地图提出挑战,他们也能坚持下来,这足以证明他们比别人更勇敢、更坚强。

55

大多数人来看心理医生,起初只是为了寻求安慰和解脱,极少有人有意识地寻求挑战。挑战即将来临时,不少人都会产生逃避的念头。心理医生需要让患者明白,只有接受挑战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慰,心灵才能获得治愈和成长——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6

不管个人还是组织,想要接受质疑和挑战,必须要真正允许别人来检视我们的地图。完全忠于事实的第三个要求,就是我们需要一辈子保持诚实。我们必须不断自我反省,确保我们的言语能够准确地表述出我们所认知的事实。

.

说到逃避,我们就要提一下“捷径”。有时,人们会试图用捷径来逃避困难。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我们总是想选择更短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捷径”。作为正常人,我们都希望自己进步得更快,希望通过合理的捷径,实现心灵的快速成长,但不要忘记:关键的字眼是“合理”。

58

人们不仅对别人撒谎,也会对自己撒谎。由于对别人撒谎违背自己的良知,会遭到良心的谴责,这会使我们感到痛苦,所以,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人们便会对自己撒谎。

.

在我看来,所谓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患者说出真话。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隐瞒真相

59

谎言通常分为两种:白色谎言和黑色谎言。所谓黑色谎言,就是彻头彻尾地撒谎,叙述的情况与现实完全不符;所谓白色谎言,其本身或许能反映事实,却有意隐瞒大部分真相。被冠以“白色谎言”的头衔,不意味着脱离了谎言的实质,并值得原谅。

.

隐瞒部分真相,可能让人觉得无关紧要,所以白色谎言是最常见的撒谎方式。另外,由于白色谎言不易察觉,其危害甚至远远超过黑色谎言。

与黑色谎言不同,白色谎言常被认为是善意的谎言,带着“不想伤害别人的感情”的面具,更容易得到社会的宽容和认可。尽管我们抱怨人和人之间缺乏真诚——譬如父母对孩子的许诺就常常是白色谎言——但在许多时候,白色谎言却被认为是爱的体现。

60

父母的白色谎言不是对孩子的保护,而是对孩子权力的剥夺,让他们无法了解到有关金钱、疾病、毒品、性、婚姻、父母、祖父母及其他方面的真实情形。孩子接触的不是诚实的“角色榜样”,而是掩饰、隐瞒和怯懦。父母以上述方式保护孩子,或许出自对孩子的爱,但方式本身完全是错误的。

.

有时候,我们追求绝对诚实的愿望,可能与孩子需要保护这一事实发生矛盾。

.

假如婚姻果真出现危机,孩子终会察觉,即使不告诉他们,他们也会感受到潜在的威胁。

61

对于想进入政治和企业高层领域的人而言,有选择地保留个人意见极为重要。凡事直言不讳的人,极易被上司认为是桀骜不驯,甚至被视为“捣乱分子”,是对组织和集体的威胁。要想在组织或集体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注重表达意见的时间、场合和方式。换句话说,一个人应该有选择地表达意见和想法。当然,出于忠于事实的考虑,我们渴望直抒胸臆,而不是遮遮掩掩,这就使我们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们担心祸从口出;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想违背诚实和公正的原则。二者之间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我们很难取得理想的平衡,这的确是高难度的挑战。

62

在日常交往中,我们有时要开诚布公,有时则要抑制倾吐想法和感觉的欲望。那么,怎样做才不致违背忠于事实的自律精神呢?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原则:首先,永远不要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其次,要牢牢记住,除非迫不得已,或者处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第三,不可因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例如满足权力欲、刻意讨上司的欢心、逃避修订心灵地图的挑战等等,而将部分真相隐瞒下来;第四,只有在对对方确有好处的情况下,才能有选择地隐瞒部分真相;第五,尽可能忠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这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只有以真爱为出发点,才能做出恰当的评判和选择;第六,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的成长。最后一点需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

最终他们会获得完全的自由,不必苦于每日的东多西藏。与过于封闭的人相比,开放的人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更美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开诚布公,不必文过饰非,因此少了很多忧愁和烦恼。他们不需掩饰过去的假象,不必编造更多的谎言来掩盖过去的谎言。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容易,而谎言说的越多,则越要编造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敢于面对事实的人,能够心胸坦荡地生活,不必面临良心的折磨和恐惧的威胁。

保持平衡

63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自律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判断力。你要以追求诚实为己任,也需要隐瞒部分事实和真相。你既要承担责任,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你既要学会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把眼光放远,同时又要尽可能过好当前的生活,让人生的快乐多于痛苦。换句话说,自律本身要把持得当,我称之为“保持平衡”,这也是自律的第四条原则。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64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想要人生顺遂,我们不但要有生气的能力,还要具备克制脾气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放火冒三丈。表达生气,还需要注意时机和场合。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灵活的情绪系统,提高自己的“情商”。相当多的人直到青年乃至中年时期,才能掌握如何生气的本领,而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如何生气。

65

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

.

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中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是不可避免的。

.

相当多的人都没有选择放弃,他们不想经受放弃的痛苦。诚然,放弃可能带来不小的痛苦。这种痛苦的程度取决于所放弃的东西的规模。

66

但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可想而知。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

67

在青少年时期,求胜的欲望曾给予我很多帮助,不过如今身为人父,这欲望就成了我前进的障碍,我必须将它清除出局。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必须对以前的自己做出调整。

抑郁的价值

69

只有放弃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才能渡过危机,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不少人不敢面对现实,或者无法放弃早已过时的东西,所以无法克服心理和精神的危机,只能止步不前,不能享受到新生带来的欢悦,也不能顺利地进入更加成熟的心智发展阶段。

放弃与新生

70

实际上,人类只有适当放弃自我,才能领略到人生的喜悦。生命的意义在于“死亡”当中,这个“秘密”是一切宗教的核心。

放弃自我,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有一种暂时的放弃自我值得一提,因为这种放弃是成年生活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也是促进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技能我称之为“兼容并包”,是“保持平衡”这一原则的一个子类型。“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

72

兼容并包的道理在于,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自律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放弃的痛苦是死亡的痛苦,但是旧事物的死亡带来的是新事物的诞生。死亡的痛苦与诞生的痛苦是同一回事。

73

或者说,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心灵的成长把心灵的痛苦降至最低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说它是肯定的,是因为如果能完全接受痛苦,在某种意义上,痛苦就不复存在。同时,我们不断学习自律,可以使心灵承受痛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接近尽善尽美。比如那些在孩子们眼里是天大的难题,到了成年人手上就可能迎刃而解,此时痛苦就不成为痛苦了。更何况心智成熟的人大多具有超出常人的爱,这能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更少的痛苦。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答案也是否定的。心智成熟的人凭借自律、智慧和爱,而具备了非凡的能力。世界需要他们的能力,而它们出于爱也做出自己的回应。他们也许外表很一般,但内心却有强大的力量,能做出各种各样正确的决定。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有做决策的能力。不过,在知道一切的状态下做决策,远比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要经历更多的痛苦。

74

人人都可能碰到机会,做出影响一生的选择,但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定的能力。一个人是否杰出和伟大,视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而杰出和伟大本省,则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表面上这是一种悖论,其实不然。

.

假使人生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那你完全可以得过且过,不必寻求精神和意识的发展。但是不经痛苦和折磨,就无法实现灵魂的超越。即使达到了很高的精神境界,但那时痛苦的强烈程度,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让你最终无法承受。

第二部分 爱

爱的定义

78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79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里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爱在帮助别人进步和成长的同时,也会拓展自己的心灵,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的爱,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同样也能使自己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即使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父母缺少自律,心理不能成长,就不可能让孩子学会自律,获得心灵成长。我们在推动他人心智成熟之时,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

80

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由于爱是不断扩展自己和他人自我界限的过程,所以,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付出努力,去跨越原来的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爱不能坐享其成,而要真诚付出。我们爱自己或爱某人,就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一起获得成长。

最后,爱是一种意愿。我之所以用“意愿”来定义爱,是为了让它与一般的“欲望”有所区别。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转化为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为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

.

想爱不等于去爱,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一种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爱一个人却没有付诸行动,就等于从未爱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在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贡献力量的时候,一定是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即主动选择去爱,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

坠入情网

83

永远活在自我界限中,只会给人带来孤独。有的人把自我界限当成是一把保护伞,比如那些性格孤僻的人,其童年生活都很不快乐,甚至遭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对他忙而言,外面的世界充满险恶,孤独和寂寞反倒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85

我想强调的是,坠入情网并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爱的一种幻觉而已。情侣只有在脱离情网之后,才能够真正相爱。真爱的基础不是恋爱,甚至没有恋爱的感觉,也无须以之为基础。

86

当最初的激情褪去时,自我界限必然恢复原状,留下的只有失落和幻灭,心灵绝不会因此成长。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自我界限得到扩展,让心灵得到成长和完善,而且不再恢复原状。这是坠入情网无法实现的结果。

坠入情网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地促进心灵的成长。即使经过婚姻,使这一功用延长,也无助于心智的成熟。

浪漫爱情的神话

87

事实的真相是:我们把初恋时爱的感觉,错当成了永恒的爱。为了追求永恒的爱,为了追求那种幻觉,我们后悔不迭,要么与对方分道扬镳,要么一辈子活在悔不当初的痛苦之中。

88

从本质上说,浪漫爱情神话是一种可怕的谎言,数不清的人陶醉于神话营造的虚假气氛中,只想成为爱情的努力,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始终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中。现实生活与浪漫爱情,往往相差十万八千里。

再谈自我界限

91

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了精神贯注的境界里,于是,我们的自我界限便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后,自我界限就会淡化,而这时,我们的心智便获得了成熟。随着爱的进展,自我与世界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最终让我们与世界融为一体。

依赖性

94

对爱还有一种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将依赖当成了爱。

.

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症”。过分依赖只能导致病态的人生。

95

心理健康的人承认这种感觉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假如它牢牢控制了我们的言行,控制了我们的一切感受和需要,那么她就不再是单纯的渴望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心理问题。

.

尤为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他们无法忍受寂寞,也没有自我认知;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全都寄托在同别人的情感关系上。

96

他的变化如此之快,就如同变魔术一样——这正是消极性人格失调症患者的典型特征。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会心满意足。只要通过与别人的关系,是自己获得某种身份,他们就会感觉舒适,至于那种身份具体是什么,对他们不重要。他们的情感关系貌似坚固,实则脆弱,因为他们构建情感的目的,只为填补内心的空虚,为此,甚至达到了来着不惧的地步。

97

所谓消极性依赖,是指患者只在乎别人能为他们做什么,却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付出多少。

98

他们的白日梦里没有“努力”和“进步”的字眼,只想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别人的爱和照顾。我告诉他们:“仅仅把得到别人的爱当成最高目标,你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

100

以牺牲自由而获取安全感,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些夫妻在心理上难以健康发展。唯有学会独立,体察彼此真正的需要,才能够组建美满的家庭,使婚姻关系更加持久。

导致消极性依赖的根源是缺乏真正的爱。

.

真正的爱与自我约束相辅相成,父母的生活缺乏自律,就无法给子女足够的爱;子女没有获得爱,就不会自尊自爱,更不会知道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消极性依赖症患者的过度依赖倾向,正式人格失调的一种特殊症状。他们不肯推迟满足感,先苦后甜,只贪图暂时的快乐,始终不能面对现实。他们从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即使情感关系行将破裂,仍然我行我素,不肯做出改变。他们不肯为自己的成长负责,还会阻碍最亲近的人的成长。倘若情感出现问题,他们就会归咎于他人。他们每每在失望和沮丧中,但却认为是别人没有尽心尽力。他们容易忘记别人的好处,单单想到其缺点和不足,并为此感到消沉,产生怨恨。

101

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可能使我们强烈地亲近某个人,表面上我们与对方彼此深爱,但实际上却只是依赖对方而已。这种依赖性多来源于童年时期,由于患者的父母缺乏爱的能力,孩子在孤独和冷漠中长大,所以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只想获取却不愿意付出,心智就会永远停留在不成熟的状态,这只会对人生构成限制和束缚,给人际关系造成破坏,让别人跟着遭殃,而不是促进别人的心灵成长。

精神贯注

102

不是所有的“精神贯注”都是爱,那些与心智成熟无关,不能给心灵带来任何滋养的“精神贯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

我们有可能如此评价一个白手起家的老板:“他其实是个小人,是个目光短浅的吝啬鬼。”无论“他”多么热爱金钱,崇尚权力,都没有人认为他拥有爱心,这种人的终极目标只是财富和权力。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

.

如果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就不会自欺欺人,以低级、肤浅的目标代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

104

本章对爱的定义,我们爱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

.

如果我们与某个人相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必然会容许他(她)拥有独立的思维和意志,因为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105

母亲把孩子永远当成婴儿来对待,同样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孩子长大成人,不再接受她们病态的溺爱,她们就会遭受重大打击。

106

其实,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父母应该成为值得尊敬的领导者和指挥官,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进行理性地判断,而不能仅凭直觉,必须认真思考和周密计划,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决定。

“自我牺牲”

107

在不合理的给予和破坏性的滋养背后,尽管动机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给予者以“爱”为幌子,只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的心智成熟当成一回事。

108

过分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他应该意识到,要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容许他们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他需要摆正角色,不能对家人唯命是从,要适当彪啊自己的愤怒、不满和期望,这对于家人的健康有好处。我说过,爱绝对不是无原则的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和严厉的批评。

111

受虐狂还有一种错误观念:他们一厢情愿,把自我牺牲当成是真正的爱。其实,他们的潜意识蕴藏着更多的是恨,并渴望得到发泄和补偿。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位牧师,愿意为家人牺牲一切,认为自己的动机完全是为家人着想,但他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维系美好的自我形象,而确立这一目的的动机正式处于对自己父亲的恨,而不是爱。

很多时候,我们自称为别人着想,可能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个人的意愿,核心动机是满足自我的需求;不管为别人做什么事,真正的原因都是为了自己。有的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你应该感激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缺少真正的爱。其实,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孩子,是因为我们渴望自己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所以,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完善。区别爱与非爱的关键不是自私或者无私,而是行为目的。真爱的目的永远都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出于其他目的的“爱”都不是真爱。

爱,不是感觉

112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不少人声称自己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他们所做的事情并没有爱的成分,甚至还具有破坏性。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113

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

关注的艺术

115

拓展自我界限就如同走路一样,没多走一步或者多走一里,都可以逐步对抗与生俱来的惰性,抵御因恐惧而产生的排斥心理。拓展自我界限,意味着摆脱惰性,直面内心的恐惧。而爱则可以给我们勇气,使我们敢于迈向未知的领域,敢于拓展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界限。因此,爱也可以说是勇气的一种表现形式。换句话说,爱是为了努力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

.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细心照料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调整心理状态,满足对方的需要。我们对对方的关注,一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能促使对方心智成熟,还可以对抗自己内心的懒惰,让我们付出努力。

116

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别人说话,可多数人却不懂得如何倾听。

117

爱的接受者要懂得给予,给予者也要懂得接受,它其实是一种“双向车道”,一种典型的互惠行为。

118

但在大部分的倾听中,我们扮演的角色都不是接受者,而是给予者,尤其是在孩子说话的时候。

.

最后一种方式则是认真地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尽可能去理解他们的含义。

119

父母最为关键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听与不停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找到最佳平衡点,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

首先,它需要倾听者做到全神贯注。你不可能一边倾听别人说话,一边去忙活别的事情。父母应该把别的事放到一边,真正全心关注孩子说的内容。不愿把别的事放到一边,就意味着你不愿真正倾听。

120

换句话说,倾听6岁的孩子讲话,通常是相当艰难的,如果你能够做到,就证明你表现出了爱的行动。因为没有爱,父母就难以产生倾听的动力。

.

首先,愿意这样做,证明你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就像尊重一流的演说家那样。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爱,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充分尊重孩子,才能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其次,孩子感受到的尊重越多,他们有价值的表达也就越多。第三,对孩子倾听得越多,就越是能够意识到,在无数的停顿、重复、结巴乃至唠叨当中,孩子的确能说出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倾听孩子讲话的人都会承认:从孩子的嘴里,往往能说出最伟大的智慧。你会意识到,你的孩子极可能是个独特而出色的人。意识到孩子的特别之处,就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话语,对他们了解也就更多。第四,对孩子了解的越多,就越是愿意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你对孩子的了解少得可怜,那么你教给他们的东西,不是他们没兴趣的,就是他们早已知道的,甚至比你的理解还要深入。最后一点,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他们就会觉得,你把他们看成是出色的人。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听你的话,并给予你同样的尊重。如果你了解孩子,教育得当,孩子就渴望从你那里学到更多。他们学到得愈多,就愈有可能成为出色的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从爱的互惠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的力量。价值创造价值,爱诞生爱,父母与孩子在爱的默契配合中,就像是跳起双人芭蕾舞,在舞台上共同旋转,动作流畅而敏捷。

122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这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需要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努力去体会说话人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这样一来,听着与说着便通过语言结合在了一起,实际上,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彼此自我界限的拓展。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完全接纳了对方,那么,说话者就会在被完全接纳的气氛下,变得更加坦诚和开放,更愿意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保留和隐藏。这样的倾听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所以,用心倾听是一种耗费精力的过程,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只有基于共同成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倾听的目的。

125

懒惰的人根本无法好好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不那么懒惰,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习惯。爱是一种特殊的“任务”,“非爱”的本质是懒惰。

失落的风险

.

爱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拓展,也就是让自我拓展到陌生领域,再塑造出一个不同的、崭新的自己,这一过程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接触的是从未接触过的事物,通过与这些事物的接触,我们的自我便会获得改变。然而,不熟悉的环境,不同的规矩,陌生的人、事物和活动,都可能使我们陷入痛苦,并由此产生恐惧。有些时候,我们宁可拒绝改变,也不愿忍受改变带来的痛苦,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勇气。勇气,并不意味着永不恐惧,而是面对恐惧时能够坦然行动,克服畏缩心理,大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心智的成熟(也即爱的实质)需要勇气,也需要冒险。

128

如果你想避免其中的痛苦,那你恐怕只有完全脱离现实,去过没有意义的生活。

.

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的宏大意义。

独立的风险

131

我感到害怕。就在沮丧的时刻,仿佛神谕一般,我听到一种声音,一种来自潜意识深处的声音:“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132

成年人也会经历类似的矛盾心理,年龄越大,越难以摆脱久已熟悉的事物。

.

很多人从未有过大规模的跳跃,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尽管他们看上去像个成年人,心理上却仍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沿袭上一代的价值标准,做任何事情都要得到父母的“批准”,即使父母早已离开人世,他们心理上仍旧难以摆脱依赖的情结。他们从来就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

133

原因是:首先,敢于追求独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爱的体现。我尊重自己,才不愿意得过且过,去维持在艾斯特中学的可怜状态;也正是因为尊重自己,我猜不想忍受不适合我的成长环境。同样,家庭主妇珍爱自己,才结束了限制自由、压抑人性的婚姻,企业家懂得关爱自己,才不再如果去那样,凡事只为满足母亲的要求。这样一来,他才没有精神崩溃乃至选择自杀。其次,自尊自爱不仅是接受挑战的动力,也是勇气的来源。

134

没有这种自尊自爱的建立,我就没有勇气自主选择的前途,就会模式需要,抹杀个性,一味被动地接受别人安排的生活模式。一个人必须大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的领域,才能够活的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绝非仅仅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放弃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进入爱的至高境界。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墨守成规,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投入的风险

135

假如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不稳定的情感关系里,内心就会缺乏安全感,不仅时刻担心遭到遗弃,而且感觉前途渺茫,心智就永远不可能达到成熟。

139

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里疾病——他们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

143

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包括移情的心理现象),通常面临诸多困难。要实现自我完善,享受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快乐,进而使人真正成为人生的重心,就必须无所畏惧,敢于做出改变,而不是墨守成规。

.

腹背受敌的士兵没有选择,只能面对;而一个处于心灵成长中的人通常都会退缩到以前熟悉而又狭隘的方式中,拒绝成长。

冲突的风险

145

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发生冲突时的指责和假谦虚,即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指责所爱的人。当我们和某人发生冲突时指责对方,就等于是告诉对方:“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

指出别人的缺点,即告诉对方“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应该做出改变”,这并不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批评他人很容易,不仅父母和配偶,人人都可能把批评当成家常便饭,可是,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使局面更加混乱。

146

真正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指责爱的对象,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动辄与所爱的人发生冲突,多半是以为自己在见识或者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爱一个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

.

旁观者也可能拥有更高的道德或判断力,这时候,他们有义务指出问题的症结。因此,富有爱心的人,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既要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又渴望给予对方爱的指导。

.

自我反省的基本前提之一,就是诚实和谦虚的态度,正如14世纪一位英国僧侣所说:“诚实和谦虚,意味着有自知之明。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会表现得诚实和谦虚。”

.

对别人提出批评,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仅凭直觉就坚信自己是正确事;另一种是经过反省,确认自己有可能正确。前一种方式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父母、配偶或者教师常常用这样的方式,这很容易招致不满和怨恨,而不会给对方的成长带来帮助,甚至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消息后果。第二种方式给人谦虚而谨慎的印象,它需要批评者首先自我完善,由此让很多人知难而退。但与第一种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更有可能带来成功,而且,根据我的经验,它通常不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

147

实际上,作为孩子的父母,该挺身而出时却自动退缩,该给于批评时却缄口不言,该帮助孩子成长时却逃之夭夭,这些完全不是爱的表现,它和没有原则、缺乏理智的批评,本质是没有任何不同。

148

同样,夫妻双方要成就幸福美满的婚姻,也要敢于直面冲突和矛盾,彼此成为最好的批评者和建议者。这种原则对于友谊同样适用。

.

友谊须以爱为出发点,适当的指责和批评是必不可少的润滑剂,这样才能成功构建持久的人际关系,否则,友谊就势必带有“失败”、“脆弱”、“浅薄”的典型特征。

.

更重要的是,只有以爱为出发点,投入全部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滋养对方的心灵。例如,父母首先应该自我检讨,认清自己的价值观,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恰当得教育孩子。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个性与能力,对症下药地予以教育,否则就可能跟子女长期不和。想让别人听你的话,就要采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想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要求内容就不能超过对方承受的限度;想让对方有所进步,首先就要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

149

行驶爱的权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有时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你爱的越深,就会越加谦虚,而不是自私和傲慢。

.

事实上,不少父母、老师或上司做决定时,并不会进行自省。尽管他们能够行使评判的权力,却不具备真正的智慧,也没有足够的爱心,所以他们的努力都是徒劳的,甚至导致消极的后果。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总是致力于自我完善,让自己具备起码的道德和智慧,然后才会行使批评权。他们深知肩负的责任。爱使他们勇气倍增,敢于面对任何考验。相应地,强大的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谨慎而沉稳。也可以这样说,唯有真爱带来的谦逊和诚实,才能使我们勇气倍增,使我们在行使权力时游刃有余,也更加接近我们心中的上帝。

爱与自律

150

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的心智的成熟。

152

你选择的爱的对象,应该能够给通过你的帮助,让自己的心智得到成熟。事实上,许多人把心灵藏在厚厚的盔甲里,你想以实际行动去滋养他们的心灵,并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最终却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及早选择放弃,因为你不管如何倾注自己的爱,都无法使对方的心灵获得成长,就如同在干旱的土地上播种粮食,只能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的爱,珍贵而有限,应该倍加珍惜,妥善使用。

153

很少有人能进行充分的自我约束,在家庭内外都拥有以爱为基础的健康的情感关系。自由与约束相辅相成,没有约束作基础,自由带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感情的毁灭。

爱与独立

154

帮助他人的心灵获得成长,也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爱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爱者与被爱者都不是对方的附属品。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是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由此导致身心的痛苦乃至严重的疾病。

不把别人看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别人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形最极端的体现,恐怕就是“自恋”了。自恋者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们的子女、配偶和朋友,都有各自的想法与情感。

158

青少年的抱怨,常常不是空穴来风。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孩子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修剪整齐的草坪、擦拭一新的汽车一样,代表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父母的这种自恋情结,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有着惊人的破坏力。而且,这种情形相当普遍。难怪在论述子女教育的一首诗歌中,诗人纪伯伦提出批评——

你的而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与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不能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

161

男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在于婚后只想着往上攀登,对大本营(婚姻)缺少经营。他们以为营地里衣食齐全,井然有序,随时都可以供他们使用,他们却不需要花费力气对大本营进行修缮和维护。这种“极端资本主义”式的态度,注定会让婚姻遭遇失败。当他们回到家里,就会惊奇地发现,大本营成了一片废墟——妻子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或是有了外遇,或以其他方式向丈夫宣布,她从此以后拒绝继续照管营地。

女人的婚姻出现问题,常常在于女人婚后觉得万事大吉,以为其人生价值观就此实现。她们把大本营当成了人生的巅峰。丈夫在婚姻以外的一切努力,一切创造性的成就,不仅无关紧要,甚至还会让她们充满敌意。她们要求丈夫“改邪归正”,把精力完全放在家庭和婚姻上。这样做,只会让婚姻变得窒息。丈夫感觉到强烈的束缚,只想早日摆脱枷锁,逃之夭夭。

162

真正的爱,尊重彼此的独立,也敢于承担分离和意外丧偶的风险。成功的婚姻能够为心灵提供更好的滋养,成就辉煌的人生旅程。夫妻双方以爱为出发点,为对方的成长尽心尽力,甚至适当做出牺牲,才会获得同等乃至更大的进步。夫妻一方登上人生的巅峰,都可以大幅度提高婚姻质量,将感情和家庭提升到更高层次,进而推动全社会的健康发展。换句话说,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成长紧密结合在一起。

爱与心理治疗

167

治疗者必须为了患者的成长而进行自我完善,承受没有退路的风险。他们要始终如一地关心患者,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换句话说,真正的爱,是让心理治疗顺利进行的最重要因素。

第三部分 成长与信仰

信仰与世界观

179

一个人的信仰与世界观,只有一小部分属于意识层面。多数患者无法体验到自己的潜意识内容,以及对世界真正的看法和整体的观念。他们自认为笃信某种宗教,其实信仰的却是另一种东西。

182

人的信仰都来自其文化环境。

.

我们通常很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仰,并把口耳相传的东西视为真理。

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

.

父母的言行举止,为我们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183

我们的信仰和世界观,常常取决于童年经历的影响,这就构成信仰与现实的对立,也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对立。

184

要建立与现实相适应的信仰与世界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增进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广阔的领域,修正我们的地图。

.

我们毕竟不是超人,无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经验的影响,只能依据狭窄的人生参照系来待人处事。人们的感受和观点起源于过去的经验,却很少意识到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他们对自己的世界观并没有完整而深入的认识。

.

我们一味坚持自己的“小宇宙观”,为此不惜与别人对抗,不惜把每一场争执扩大化,甚至将其演变成一场战争。

科学与信仰

185

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进入到大宇宙的历程。

.

只有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我们必须消化和吸收新的信息,扩充眼界,敢于涉足最新的领域。

.

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到脚底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似乎不做任何改变更符合我们的惰性。

186

如果盲目沿袭父母的信仰,我们可能不会有任何改观。最有活力、最适合我们的信仰,理应从我们对现实的经验和认识中产生。

.

但是,有关人类生存的意义、目的与死亡的问题,一切二手材料我都无法接受。我不可能依靠对“二手上帝”的“二手信仰”来生活。我想要真正地活着,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语言,拥有独一无二的怀疑与挑战的意识。

婴儿与洗澡水

218

我坚定地认为,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科学本身很容易成为一种文化偶像,我们亦应保持怀疑的态度。

220

科学家之所以会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泼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患了管窥症,没有看见那个婴儿。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事物,就会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奇迹。

第四部分 恩典

潜意识的奇迹

236

荣格创造出“潜意识的智慧”这一说法。我自己的经验也验证了荣格的看法。在我看来,心理疾病并非潜意识的关联出现了问题。

.

人类有潜在的欲望和愤怒,是自然而然的事,本身并不构成问题。只有当意识不愿面对这种情形,不愿承受处理消极情感造成的痛苦,宁可对其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摈弃和排斥时,才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

238

人们不经意间说出某些奇怪的话,做出异于平常的举动,原因各种各样,但往往是受到压抑的东西的一种自然流露,其中既包括消极的东西,也包括积极的东西。它们是客观而真实的,尽管我们可能不想公之于众。

239

为在复杂的社会上获得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人人带上了面具。因此,意识塑造的自我,与潜意识中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

241

Education源于拉丁语中的educare,字面意思是“带出来”并且“带领到”。因此我们在教育别人的时候,并不是把某种新的东西强塞入他们的思维,而是把这种东西从他们思维中引导出来,让它从潜意识进入意识。

好运的奇迹

246

serendipity的英文原意是:“意外发现的有价值或令人喜爱的事物的天赋和才能。”

247

换句话说,人人都有机会与恩典不期而遇,但有的人在恩典降临时不懂得把握。他们对类似的好运不以为然,以为不值得小题大做,结果任凭大好的机遇从身边溜走。

进化的奇迹

252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会自然地从有序状态流向混沌状态,从分化状态流向均一状态。换句话说,宇宙的秩序处于持续不断的崩解之中。

255

心灵进化的金字塔适用于每一个人。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但我们必须积极行动、克服阻力,才能实现目标。它也同样适用于整个人类,只有每个人心灵的进化,才能带动全人类的进化。童年时期,我们接受自身文化环境的滋养,到成年时期,我们可以得到的滋养回馈给整个社会。心智成熟的人可使自己受益,也会把创造的果实奉献给人类。个人的进化与社会的进化息息相关,这是人类进化的本质。

256

归根结底,推动个人乃至整个物种克服懒惰和其他自然阻力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已经给它取了名字,那就是“爱”。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在于持续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对自己的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对别人的爱让我们帮助他们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在生物世界中,存在着永久而普遍的进化力量,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爱。它违反熵增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的力量。

熵与原罪

260

这本书讲述的是心智的成熟,自然免不了要涉及同一枚硬币的反面:阻碍心智成熟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只要克服懒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无法克服懒惰,不论其他条件如何完善,我们都无法取得成功。

262

是的,我们身上确有一种原罪:懒惰。人人都有这种原罪,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者,包括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包括健康人和残疾人。也许有些人不算过分懒惰,但在本质上,所有人都是懒惰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我们精力多么旺盛,野心多么炽烈,智慧多么过人,只要深入反省,就会发现自身懒惰的一面,它是我们内心中熵的力量。在心灵进化的过程中,它始终与我们对抗,阻止我们的心智走向成熟。

263

懒惰与你花多少时间工作,如何对别人尽职尽责没有多少关系。懒惰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恐惧感。

.

我曾经指出,人们总是觉得信的信息是有威胁的,因为如果新的信息属实,他们就需要做大量的辛苦工作,修改关于现实的地图。

.

现在我们可以认为,我们其实是害怕失去当前的地位或角色,所以才害怕转换成新的角色,达到新的地位。我们害怕改变现状,害怕失去目前拥有的一切。

265

懒惰就像魔鬼一般狡诈,让人们不仅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想方设法让懒惰变得合情合理。

.

一个人的心智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察觉到自身的懒惰;越是自我反省,就越是能找到懒惰的痕迹。

邪恶的问题

267

邪恶的人憎恶光明,因为光明会让他们看清自身邪恶的本质。他们憎恨善良,善良会凸显他们的罪恶;他们憎恨真正的爱,爱会放大他们的懒惰。他们竭力摧毁光明、善良和爱,以此逃避面对觉醒和良知的痛苦。所以,我的第二个结论是:所谓邪恶,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式的懒惰。

爱是懒惰的对立面。一般意义上的懒惰,无非是消极地失去爱的能力。有些懒惰者只要举手之劳就能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拓展和完善。但是除非他们受到强迫,不然的话,他们宁愿保持现状。这样的人,即便不能去爱别人,至少也算不上邪恶。真正的邪恶者主动逃避自我拓展和自我完善,拓展自己的懒惰,保持病态的自我。

.

邪恶是运用一切影响力组织他人心智成熟与自我完善的行为。一般意义的懒惰,至少对自己和他人缺少爱,而邪恶则视爱为仇敌,与真正的爱完全对立。

意识的进化

269

“观察”和“认知”两个字眼,几乎贯穿本书始终。以邪恶为目标的人,总是拒绝观察事实真相,而心智成熟的人,却能深刻意识到懒惰的存在。尽管如此,对自己的信仰和世界观,一般人却无知无觉。要使心智获得成熟,必须认清自己的偏见和局限。

270

自我了解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认清我们的责任和决策的能力,我们将精神世界的这一部分内容成为“意识”。所以,心智的成熟也可以界定为“意识的成长”,或是“意识的进化。”

273

有自主行动能力的成年人,可以独立做出影响他人和世界的选择。

力量的本质

274

政治的力量,就是以公开或隐藏的方式,去强迫别人遵循自己的意愿。这种力量既存在于权力之中(比如国王的身份或者总统的职位),也存在于金钱之中,然而,它并不属于拥有权力或者金钱的人。

.

而心灵的力量则完全存在于人类心中,它和强迫、控制别人的力量没有关系。拥有强大心灵力量的人,完全可能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也可能占据领导者的地位;他们同样可能是穷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275

简而言之,它是在意识基础上做出决定的力量,亦即意识的力量。

.

世道难测,我们感觉胸有成竹,却可能一无所知。我们自以为聪明绝顶,却可能是“当局者迷”。

276

真正的自知自觉,总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我们踏出任何一步,都须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反省。我们更应该态度谦虚,脚踏实地。心智的成熟之路,是永不停歇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我们凭借足够的耐心,付出充分的努力,沿着心智成熟之路前进,点滴的认知和经验,就会慢慢汇集起来。渐渐地,人生之路将会清晰得出现在眼前。

.

我们终将了解人生的真谛,清楚我们在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一言以蔽之,我们必将拥有驾驭人生的强大力量。

.

我们的心灵获得力量,就会感觉舒适愉快。在人生旅途上,我们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进步带给我们的愉悦感难以言喻。没有什么比成为人生的专家,熟知自己所做的事情更让人感觉幸福了。

.

我们的心智成熟到一定阶段,就会更加谦逊而快乐。

277

心灵汲取到足够强大的力量,固然令人感觉愉快,同时也可能使人恐惧。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越是难以采取行动。

278

心灵的力量不断积聚,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孤独感。在某种意义上,拥有心灵的力量和拥有政治的力量颇为相似。心智的成熟度接近顶峰的人,就像是一呼百应、权倾天下的王者。他们不可能推卸任何责任和过错,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他们没有跟自己处境和感受相当的人,一遍容许自己释放压力,发泄痛苦。

279

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所有走在最前面的人,所有走得最远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孤独。孤独本身就像是沉重的负担,倘若不是把别人远远抛到身后,而自己与上帝越来越接近,近到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领略到他的微笑的话,那么我们肯定难以忍受下去。

(最后更新于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