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责任与权利

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个小时候的故事,经常被人提及,关于「责任」。

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桌子,家长就开始说——不哭不哭,都是桌子不好——以安抚小孩子的情绪。

可能有一部分的人并没有思考过,其实可以从这一件小事里,去理解人在社会中界定责任的重要意义。

深入剖析

撞疼了,怪谁呢?也就是说,是谁的责任呢?

我的观点是:谁是这个环境的主人,谁就是首要的责任人。

所以,很显然,小孩子不是主人(主要原因是还未成年),桌子不是主人(很显然,不是人),如果在这个例子里,家长是唯一的一个人,那么主要的责任人就是家长。

那么,在这个简单的例子里,小孩子撞到了桌子,哭了,家长首先应该怪「自己」。因为自己没有完全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出现,但为什么又会出现"怪桌子"的情况呢?

首先,这和每个人的自尊水平有关。因为承担一个"错误的结果"的责任,是需要消耗自己的自尊水平的。把责任"归因于外",至少有利于保护自己的自尊水平不降低,也有利于让自己找到一个不采取行动的"合理化"理由。 没有人愿意在众人面前让自己的形象受损。

其次,万物皆有联系——事物之间皆有因果,如果再叠加环境的参与者众多(责任共担),那理性的分析可能需要决策树和概率论以及非线性理论了。

所以,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小孩子撞疼了,会出现首先是"桌子不好",其次是"这桌子也不是我放的",等等等等的"合理化"、"责任转移"的理由了。

那,讲道理讲得清吗?—— "事后"「讲不清」—— 事后追责、谴责,没有用。

一是因为,原因的来回叠加,二是因为指责只会让环境变得消极和不安全,激活和促进每个人的防御意识,将矛盾放大为不同的立场(position)和阵营。进而激发心理学上的「部落效应」——以偏概全,否定一切和自己不同的观点。

在心理学上,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把"应该"承担的责任一味地推卸给环境,是一种「人格失调症」;同时,过多的承担"不应该"的责任,是一种「神经官能症」。

环境、责任、权利

《瞬变》一书里讲到:看似人的问题,实则环境的问题。因为是环境激发了人的不同"面"。

所以,谁是这个环境的主人,谁就是首要的责任人,进而需要赋予与责任相匹配的权利。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环境的参与者,也是环境的影响者。在公司,任何一个或大或小环境的主人就是这个环境的行政上最大领导者。公司的组织结构,是相对静态的,在一个时刻,每个人只会有一个明确的「汇报线」。

在公司,业务指标、产品、项目都需要指定一个唯一的「Owner责任人」,为整体结果、进度负责。同时,也需要为此角色,赋予相应的同等权利。即便在日常工作中,不同的项目可能会产生交集,出现潜在的多个「相关人」,但从专业的角度,商量和指定一个大家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为此负责并赋予同等的权利,是一种很可靠的办法。

而,在家里,环境的主人可能是「一家之主」,而实际上这个「一家之主」并不固定,得看具体事情。

冲突和矛盾

只要时间不停止,就无法避免冲突和矛盾。

一种方法是事前「商量、商量、商量」,尽可能以相互尊重的态度商量,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世界的刻板印象,对风险的理解和承受能力,都「不一样」。

对于一个问题,只要存在共同责任,就尽可能的在事前商量好:「Core核心」和「More更多」以及一个「Owner主人」。「Core核心」是相对比较清晰,可以独立的由一个人完成的部分;而「More更多」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或者可能,但相对比较模糊的区域;而「Owner主人」就是对整件事情负责的人,也就需要承担一些「More更多」区域的杂事或者协调。

这些分工,都需要在「事前」完成。可以说是「丑话」说在前面,否则大家都会用自己的「常识」去假设一些「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是自己的"分内"事。而最后这些,就会成为各种「坑和锅」。还会出现各种指责,例如「你怎么不早说」。再如果,没有一个「Owner主人」的主持,那就是「一片混乱」。

因为,任何人相处的最基本原则是「平等尊重」,没有赋予的天生权利,如果用自己的想法——未经商量——就应用在别人的身上、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就是不尊重、不平等。

本质上,"授权"一定程度上是用"放弃权利",换来"权利所对应的责任再对应要付出的那部分的"「精力」和「利益」(interest)。

除了一言堂的极端情况,如果还不能好好商量,那还有什么选择吗?争吵——也就是各执己见,各不退让,一定要用自己的"征服"别人的。

权利的一种更好的使用方式,是创建一个良性的环境。也就是,不是为了仅仅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是大家的共同目标或者利益。

而上面的所有"理性"分析,都必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才得以成立。在"不安全"的情况下,未受控人的潜意识只会激发两种行为"打和逃",也就是用权利,"捍卫"自己的惯性和利益。"理性"不会有用,芒格在 《穷查理宝典》 引用约翰逊博士一针见血指出的:"如果真理和一个人的利益背道而驰,那么这个人就很难接受真理"。

商量

如果并不是由 「Owner主人」来拍板做决定,那一定会出现「商量」的情境。「商量」的具体过程,总体来说的步骤是:

  1. 让参与者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让参与者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贡献自己能做到的贡献和方案;
  3. 把各自能贡献的拼在一起,看看有哪些冲突和缺失;
  4. 调整目标或者细节,形成不完美但务实的共识——包括目标和解决方案;
  5. 实施执行。

对于事后出现的没有预见到的问题,大家的态度不应该是指责,一个合适的选项是:包容和成长。以一个"又了解到更多的世界了"、"又可以知道一种新的避免损失的场景了"的心态来面对,并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成长。

磨合的"共同基础",也正是「事前商量,事后包容,取长补短,不断成长」的"态度"。否则,又会出现一方成长,另一方不成长的失衡,长此以往,必定走向分裂。

磨合的积极结果,是减少商量的频次、缩小商量的范围,形成一种潜意识的共识。

总结

实际上,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片面的,经验再多的人,看到的也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也是相对于此刻过去的世界。可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产生不确定性。在责任共担者认知之外的,就是不确定性——它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事前商量、事后包容、共同成长,也仅仅是一种面对周遭「态度」。每个人会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选择。

环境激活人格,人格影响环境。如果是个良性循环,那世界会更好,但如果是个恶性循环,世界将会变得像地狱一般。

愿,人生能只如初见般美好。


事实引发思考,观点引起反弹

以上愚见,仅供参考

欢迎列举更多不同例子对以上观点进行完善,以适用更多场景。